《给布特勒的信》教案13
|
|
作者:lingshexiuxian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28 |
16、给布特勒的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运用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
2、进行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
3、朴素爱国情感及雨果伟大人格魅力的渗透。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丑恶行径的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这封信中所流露的爱憎分明的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北京的西郊,曾有一处规模浩大,金壁辉煌的清代皇家园林,它就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130多年前,一伙强盗闯入圆明园,他们大肆洗劫之后,为了掩盖其罪行,一把火烧毁了这座名园。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沉思在断壁残垣的遗迹旁,心中总是忘不了那一把罪恶之火。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雨果先生对这次掠夺的看法。
二、作者背景
1、作者介绍:
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2、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于1857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9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10月6日英法联军冲人圆明园,洗劫并焚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接着,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此条约中,将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谈谈作者对英法远征中国之行是褒是贬,为什么?
名为赞誉,实为贬斥。因为英法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2、雨果在信中是怎样评价被焚毁的圆明园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是属于人 | |
| 标题: |
《给布特勒的信》教案13 |
| 文件大小: |
5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lingshexiuxian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