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布特勒的信》练习题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1-12 |
每课一练
一、作者在信中是怎样回答对远征中国的意见的?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圆明园这个东方艺术的奇迹。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体会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感情色彩。
1.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2.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3.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4. 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四、结合附文,谈谈你对“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参见“课文分析”。
二、朗读课文第三段之前,应从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探究,品味作者对圆明园的热情赞美之情。
三、在说明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时,应点明其词语义和修辞义的差别。
1. 更彻底,更漂亮——运用反语,旨在说明破坏得更残酷、更丑恶、更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
2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运用反语,讥讽英法两个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损破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
手挽手,笑嘻嘻——生动形象地挖苦英法两个强盗狼狈为奸,得手后得意忘形、恬不知耻的丑态。表达了作者鄙视的感情。
3. 文明对野蛮——运用反语。所谓“文明”其实是野蛮,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毁灭。所谓“野蛮”,正是人类文明之所在。
4. 全部赞誉——运用反语,进行讽刺。“赞誉”,其实是有力的谴责、控诉。
四、《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上所有的“国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都不应视为仅是某一国家的财富。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文明,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国际社会有责任加以保护。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谈看法。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