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提问:第四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 作用?(这个问题很简单,不必提示)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四段,欣赏作者的 语言特色,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英法联 军的丑态的。 3.让学生阅读文章第六段,提问:这一 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4.引导学生分析:第七段作者所说的 “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分别指的是 谁7 .5.提问:作者在第七段最后要表达什么 观点?(教师可以给予指导。联系作 者不把圆明园当作清代帝王的私有 财产,而当作人类的创造来看作者是 怎样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 6.作者作为一个法国人,在第八段中对法 国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 可以表现出来?试让学生找出来。 7.总结全文:作者对这次远征中国的态 度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
1.异口同声地回答:承上启下的作用。 2.从作者说笑般的描绘中,体会到作者对 英法联军的极大讽刺,和作者的思想产 生共鸣。 3.回答:反语的修辞方法。 、 4.联系第七段最后一句,回答出:“治人 者”指的是政府,而“治于人者”指的是 人民。 ‘. 5.在教师的提示下得出:要把政府和人民 分清楚。圆明园被毁是当时英法帝国 的罪行,英法人民对此没有责任。人民 并不希望这样,不要把罪行加到英法人 民的头上。 6.从“赃物”、“富丽堂皇的破烂”、“解放了 的干干净净的”等词句中看出作者认为 这是法国政府的耻辱。 7.对前面教师讲的进行回顾,积极回答问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