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歌》学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25 |
《狗的歌》学案
学习目标 :
1、理解母狗的形象
2、体味诗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感受作者对社会上
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
3、总结本诗的艺术特点
学习内容:
一、作者
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
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
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8226;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自尽
二、课文赏析
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01. 母狗整天抚爱着它们,用舌头舔遍它们的全身
02. 母狗从一个个雪堆边跑过,紧紧地跟着自己的主人……
03.它觉得房顶上面的月牙儿正像是它的一条小狗
04. 只有一颗颗金色的星星滚动在眼中,滴落在雪上
3.文中除了母狗,还出现了哪些形象?
4.主人和人们对母狗的态度是怎样的?
三、帮你理解
(1)写母狗的遭遇和悲痛,写人们的冷酷和残暴,实际上是写社会上人与人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诗人表现出对母狗的真挚的爱,也寄托了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
(2)诗的艺术特点
(1)诗人善用对比,使对立的形象更加鲜明
(2)笔触细腻的刻画了母狗的形象
(3)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母狗对小狗的爱和母狗内心的凄凉
(4)巧妙插入两处景物描写,以哀景衬托哀情,把母狗的悲痛描写得十分凄美
四、课堂练习:
1、结合语境说说“踉跄”一词表达了母狗怎样的心情
2、母狗望着高空,发出悲鸣时,月牙儿有怎样的表现?
3、月牙儿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五、作业:我也来写诗
之歌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