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名二子说》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3-13


《名二子说》说课稿

      通榆二中 孙鑫

各位领导、老师好!

我是通榆二中的孙鑫。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名二子说》,我说课的内容为: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设计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1、本文是长春版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名二子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而托物引喻是本文的主要手法。通篇以车设喻,既贴切又形象。上段尾“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既是对儿子谆谆告诫,也是对儿子的性格充满忧虑!而下段尾“辙乎,吾知免矣!”则流露几分赞许,鼓励!写出了文学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和期盼。本文文笔简练,质朴,全文只短短八十四字,言词恳切,意蕴深长,虽是舐犊之情,感人至深,所以教学中还是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让同学们走进古人的世界里,感受他们的胸怀,也启示着我们的人生。

二 说学情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具备自主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能很容易接受这篇短文,但是分析还不够到位。所以既要有学生自主探究的是一方面。又有教师指导一面。

三 教学目标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最好工具,学习文言文必须从文字入手,品味语言开始。理解文言词语,了解写作背景后,在品读中再次感悟文章的深意。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熟练诵读通译全篇古文。

能力目标:学会阅读赏析,结合文章背景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和期望。

情感目标:了解和学习我国古代姓名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涵。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深意,准确熟练熟读译文。

教学难点:理解苏洵给儿子命名的深意,启示人生。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   古诗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自由读、齐读和男生女生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朗读竞赛,和老师进行PK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诵读水平。

   点拨法   对于文言文学生自主学习是一方面,但在内容理解上还是有困难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通过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拓展延伸法   了解名字的文化知识,并联系自己的名字谈谈,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幅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你知道这一门三父子指的是谁吗?(教师设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父亲苏洵在当年给儿子起名时深有讲究,你想知道原因为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洵的《名二子说》(板书)

2、首先让我们走进这苏门三父子

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年轻时应试不举,仁宗嘉祐初年携二子入京,其文受到欧阳修称赏。长于散文,尤擅政论,名作《六国论》。苏洵子女六人,长子和三个女儿均早逝,只剩苏轼苏辙两个儿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赋文书画各有千秋,是北宋少有的奇才。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遭贬谪,为人耿直,锋芒毕露。

   苏辙:字子由,号颖滨遗老,著有《栾城集》。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也被贬官。但是为人淡泊,深沉。

3、文学常识:了解说(生答)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

4、读课文

初读 范读 自由读 提问读 齐读

5、翻译课文 释疑文言词语 翻译

6、赏析课文:

(1)教师解析写作背景:庆历六年,苏洵赴京赶考,尽管才学可以“帝王师”,可在朝廷腐败、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他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于是,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苏洵决心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但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学习本文我们就要体会一下这位父亲对儿子的一片良苦用心。

(2)理解题目:论说二子取名轼和辙的缘由。

(3)苏轼、苏辙两个人的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带车子旁,和车有关。

(4)苏洵寓子“轼”名的深意为何?

苏轼起名原因:而苏轼从小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洵希望苏轼要像车轼那样处于要位,放低身段,甘为人扶,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

因为苏轼从小生性旷达,苏洵希望他在轼的位置上瞻前顾后,所以又给苏轼起了个字叫作“子瞻”,意思是让他瞻前顾后,谨慎小心。(板书:轼:锋芒毕露担忧)

(5)苏洵寓子名“辙”的深意为何?

强调辙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功劳、不担责任)

对苏辙的勉励。随和淡泊(板书:随和淡泊 关爱)

苏辙起名原因: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左右逢源,尽力王事。苏洵希望他像车辙一样甘居人后,仿效依循,深沉持重。

对于苏辙,苏洵相对比较放心,取字“子由”,意思是让他跟着别人走,仿效依循,谨慎持重。

这种写作方法是  托物引喻

5、拓展:名字知识

名字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姓名文化,它包括“姓、名、字”三部分,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古人因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夏商代两代人的名如夏桀商汤;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注重玄学,讲究高雅,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王献之。

古人都因名取字,两者相联,通称名字,清朝王应奎做了最权威的阐释:名用来区分彼此,字则表示德行。古人小时有小名,大了叫大名,名是阶段性的称呼,等有了字,名就应该避讳。而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6、拓展《洗儿诗》:

苏轼在后来反思自己的一生写了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同学们能想到他把一生的经验教训结集成知,给自己的儿子起了什么名字吗?

 7、解析自己名字

 8、结课:学以至此掩卷沉思,作为晚辈,作为子女,我们一定不要辜负尊长、父母给予你这名字的深意!

9、作业:

(1)背诵

(2)写一篇不少于500字文章,诠释一下你名字的深意。

10、板书设计:              名二子说  

                                              苏洵

轼-------锋芒毕露   (担忧)

辙-------随和淡泊   (关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名二子说》学案3
短文二篇《名二子说》《记承天寺夜游》学案
《名二子说》学案2
《名二子说》导学案
《名二子说》练习题
《名二子说》说课稿2
《名二子说》ppt课件2
《名二子说》教案3
《名二子说》ppt课件1
《名二子说》教学设计2
短文二篇《名二子说》《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3
短文二篇《名二子说》《记承天寺夜游》教案2
《名二子说》教学反思
《名二子说》原文和译文
《名二子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