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说课稿 >>
《菱角的喜剧》说课稿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2-07


《菱角的喜剧》说课稿
从化三中   何海莉

      我今天要教的课文是秦牧的《菱角的喜剧》。

    对这篇课文,我定的教学目标如下:第一,知识目标,共五点-----1、了解秦牧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2、体会文中语言运用的口语化特点;3、明确文章主旨,掌握文中提示的哲理;4、学习作者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5、掌握课文由事物到整理的写作思路。第二,能力目标,有两点-----1、培养学生赏析散文的基本能力;2、培养学生模仿名篇进行写作的基本能力。第三,情感目标,也是两点------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整理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体会课文的语言技巧和风格;2、学习作者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3、学习课文的行文思路。而教学难点是:1、探究文中语言的技巧和风格;2、模仿课文由事物到事理的写作思路。

    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打算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2、迁移拓展法;3、读写结合法。

    整个课堂结构有五部分,顺序是:引入-----感知-----探究------整合-----拓展。

    教学的步骤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展示菱角实物并投影有关资料,让学生直观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并简介作者及其主要作品,以及他作品的主要特点。这是整个课的引子。

其次,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手段是给学生复述,了解全文内容。顺便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词语。

    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个环节里,教学活动最多:1、解释课文题目;2、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作者思路;3、明确文章主旨,弄清文中口语词和口语化句子的意思,并进行口语和书面语的变换练习;5、探讨作者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6、弄清课文由事物到事理的写作思路。由于这是全课的核心环节,所以在处理以上各个知识项目时,我特别注意几点:1、把它们分解细化成相应的题目,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可切入可操作;2、通过设置问题来引路搭桥,让学生在阅读中顺带去解决教材里的练习题,并借此突破相应的知识点;3、通过教师语言的通俗化和引导方式的简易化,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方便学生接受;4、调动学生参与,指导他们采用自主探讨、交流、合作的方式,自行研究问题,让他们自我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第四个环节,由教师对本课教学进行综合评价,回顾总结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强调应该掌握的基本东西。总结归纳的东西包括:1、课文的主题思想;2、文章所提示的哲理;3、文中的语言特色;4、作者的行文思路;5、作者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6、赏析散文的基本要求;7、阅读教学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活动。通过归纳要点,让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巩固收获。

最后一步,是拓展延伸,即同步强化训练。本课的练习是为了消化阅读赏析中所学的东西,同时迁移运用,实现学以致用。安排的练习是:模仿课文的写作思路,用指定文全写一篇提示某个哲理的议论性散文。

    以上是本课教学的总体安排,具体内容已经写在教案里,这里不再啰嗦了。

下面,说说本设计所遵循的教学理念和原则,以及课堂操作的依据。

我所遵循的理念是:实施新课标,实现新目标。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1、适度原则,让学生能够接受;2、效用原则,让学生确有收获;3、发展原则,让学生自我发展。

    课堂操作上,我依据的是各方面的要求:1、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因为新课标要求阅读课必须有认知、有探究、有整合、有拓展,所以我把课堂活动主要分成以上四大块。2、新课标对课堂活动的要求,因为新课标强调课堂要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所以我安排学生分组自己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老师只是负责点拨、归纳。3、议论性散文阅读的要求。对这类文章,必须掌握它所阐述的道理以及说理的技巧,所以我安排了明确文章主旨和把握行文思路的教学内容。4、本单元教学的要求。这个单元要求学生会发现,会感悟,会把自己的见解阐述出来,所以我安排了拓展练习,让学生仿写一篇议论性散文。5、本课同步训练的要求。本课配套的练习,有三题直接体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必须要解决的,所以我把它穿插在“探究”这一部分来处理,既当堂完成作业,又顺便突破重点而实现目标。6、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实际要求。这篇课文提示了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表现了在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必须给学生掌握,所以我在教学重点中特别安排了相关项目。7、本校学生学科基础的实际要求。我校学生语言基础薄弱,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比较差,需要有效的强化训练,所以我安排了口语和书面语互相变换的练习,还安排了一个仿写,目的是让他们有所提高。

    以上所说,如有不妥或疏漏,请给予批评指定。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9页)
《菱角的喜剧》教学实录
《菱角的喜剧》同步练习
《菱角的喜剧》教案5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6
秦牧《菱角的喜剧》原文阅读
《菱角的喜剧》课堂实录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5
粤教版《菱角的喜剧》ppt课件4
《菱角的喜剧》教案4
《菱角的喜剧》教学设计3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3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2
《菱角的喜剧》ppt课件1
《菱角的喜剧》教案2
《菱角的喜剧》说课稿
《菱角的喜剧》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