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12-11


 
  教材分析:
  “文字”在文中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很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这篇文章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作者引领我们去认识、了解这些大自然独特的“文字”。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作者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如把星、云、鸟、石头等自然界的生物比作“大自然的文字”;把天空、大地比作一本有趣的大书;把“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比作“铁匠铺里的铁砧”;把树林中的花岗石块披着青苔的样子说成“披着毛皮一般”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准确地介绍了自然界的现象,又增强了说明的文学性,从中也能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2、通过课文知道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中,也存在于大自然中,懂得要善于观察、了解、研究大自然。
   3、从中学习知识,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懂得要善于观察、了解、研究大自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由“文字”引出课题,导入课文
   1、谈话:师微笑着说:能说说老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那你能读出我脸上蕴含的文字。真不简单!
   2、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和印在书本上的文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大自然的文字)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近大自然的文字,去读一读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
  二、精读课文。
  (一).齐读第一段。
  (二)默读课文2-3段,思考:
   1、神奇的天书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在文中圈出)
   2、人们从这种大自然的文字中可以知道些什么?(用直线划出)
     学生交流。
     星星写成的天书很厚很厚。翻开天书的一页,指名读第2段。
   3、出示图片,认识小熊星座,让生指出北极星。
   4、由此可见,了解大自然的文字可以(生答)辨别方向。(板书)
     是啊,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可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还远远不止这些呢,再读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读课文的第三段。
   2.读后汇报
      砧状云,这个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所以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板书:观察气象)。
   3.拓展思维,积累谚语
    你们还知道与气象有关的谚语吗?
   4.引读。所以说:(师引读)天上的每一颗星(生回答)是一个字,(师引读)天上的每一片云(生答)也是一个字。这就是(指板书)我们神奇的天书啊!不仅有神奇的天书,还有有趣的地书呢。瞧,地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在地上有哪些文字呢?
  (四)自学课文的第4—6段。
   1.自学要求:默读4—6段,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
   2.汇报。
    (1)哪几种文字?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想象一下,曾经的沧海会是什么样,现在的城市呢?真是沧海桑田啊!
    (3)可见,看起来普通的石灰石,在懂的它的人看来,可以反映出(地质的变化)
    (4)齐读第5段。
    (5)同样是石头,这块花岗石又是怎么来的?找出句子中的动词。(搬爬带走)
    (6)冰块是一下子把花岗石搬来的吗?你从哪个字体会出来的?(爬)
    (7)一个“爬”字,写出速度之慢,可以看出(地质的变迁)板书
    (8)这两种文字,向我们介绍了大地的变和迁。让我们齐读4、5、6自然段。
   3.同样是介绍地上的石头,作者的叙述重点却不一样。第五节,强调人们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了解地质变化中的“变”——海洋变陆地(城市);第六节,着重告诉我们地质变化中的“迁”——远古时代,从寒冷的冰川变迁而来。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到了很多。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文字》中充满了智慧,你们看(出示多媒体)这不是大自然的智慧吗?
    多媒体1:阳光照射下的火红的枫树林图。
    当很多树叶变黄的时候,枫树却独树一帜,格外地鲜艳,多美哪!望着这枫树林,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晚林,霜叶红于二月花。”
    多媒体2:雾凇图
    吉林雾凇,琼脂枝玉叶,这真是大自然的奇迹啊!看着它,我又想起了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其实,大自然不仅给了我们美好的一面,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什么。
    多媒体3: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断流前的图片)
    师述:巴西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一泻千里,看上去山清水秀,而如今却是“形容枯槁,奄奄一息”巴西总统亲自为它举行葬礼。大自然用这种方式理智而智慧地提醒人们(多媒体出示)齐说:“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多媒体4:出示琥珀图片
    介绍琥珀的形成,你知道这曾经发生的故事吗?
  四、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1.要想了解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我们有哪些途径呢?自读第七段。
   2. 师小结:走进自然走进书本善于请教
   3.总结:同学们,我们走进自然,走进书本,善于请教,就可以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读懂大自然这本很厚的书,感受自然的无穷奥妙。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大自然的文字》又是什么呢?请你找找生活中的事例,再给大自然这本书添上几页精彩的文字。
  五、拓展阅读(以篇带篇)
    这儿有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大自然的语言》
           戴巴棣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圈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里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
        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在提醒大家:
        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指名读,齐读。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妙无穷,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并不断破译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也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会有一个温馨安宁的家园。

  板书设计:
                      星座  辨别方向
                      云   观察气象
             24 大自然的文字 石灰石 地质变化  
                      花岗石 地质变迁

  教学反思:
  这是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写的一篇科普小品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科普性文章的重点应是弄清楚相关的科普知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只是透过课文掌握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还远远不够。因此,透过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围绕课题去说清相关的知识并了解它们的重要作用以及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也应该是本课教学不可忽略的一点。
  在学生认识并了解了大自然的种种现象后,我想学生对大自然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能学会利用自然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所以巧设一问:“假如你来到了大自然会怎样运用这些文字呢?”同学们各自发表了看法,都能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学与用结合起来。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相当的不足,还有许多需要修正和补充的地方,这将促进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6
《大自然的文字》说课稿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5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4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3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1
《大自然的文字》课件2
《大自然的文字》课件1
《大自然的文字》课件
《大自然的文字》习题精选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