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12-11



  一、教学要求:
   1.结合学生质疑,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介绍了哪些知识,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3.凭借课文培养学生的批评思维能力。
  二、设计思路:
   1.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是模仿别人说话,不是用别人说话的方式取代自己原有的表达方式,而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让自己的表达能力自然生长。
   2.进行板块设计,力求简洁。预设越充分,越容易控制学生。同时尽量不要表扬孩子的学习表现(这也是一种外在控制),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文本及语言本身的兴趣。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提出问题开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判断主旨:
   1.导入新课。
   2.出示伊林的介绍,指名读。
    伊林是前苏联作家。他从小就对大自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童年时他常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在厨房里制造肥皂,按照配方制作鞋油……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为孩子们创作了《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kuàizhì)人口的科普作品。他的作品知识性强,文笔流畅生动。
   3.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伊林为什么要为孩子们写这篇文章。
  (二)自读课文,解决疑问:
   1.在初读课文时,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出示问题)谁来读一读?
   2.自由读课文,自己尝试解决。
   3.讨论交流,教师倾听、指导。
    重点抓住“作者为什么把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称为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文字中蕴含的知识。
  (三)体会写法,仿写片段:
   1.说说你认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介绍给同学们听听。
   2.看看课文是怎么生动地介绍“大自然的文字”的?指名读句子,说说体会。
    (1)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
    (2)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
    (3)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3.仿写片段,交流。
  (四)尝试进行批判阅读:
   1.课文里的哪些知识很有意思,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你?
   2.哪些知识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产生了怀疑?
  (五)总结课文,推荐读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6
《大自然的文字》说课稿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5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4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3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2
《大自然的文字》课件2
《大自然的文字》课件1
《大自然的文字》课件
《大自然的文字》习题精选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