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1-20 |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理解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颐和园长廊的“美”和“长”,品味文章的遣词造句。
3、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手法,了解按游览顺序描写的写景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暑假里,同学们去哪里玩了?请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地方。
2、引入:暑假里,老师去了北京的颐和园。我觉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你瞧!(出示颐和园图片欣赏,介绍颐和园的背景。)
二、整体感知,了解景点
1、过渡:在人们心目中,颐和园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今天我们就走进语言文字中的“颐和园”,领略皇家园林的美丽,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2、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②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请划出来读一读。
③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自己试着或找同伴帮助解决。
3、交流反馈学习要求
①检查字词,出示词语。(指名读一排,小组分读一排,齐读。)认识三种事物。
大殿 长廊 神清气爽
建筑 佛香阁 金碧辉煌
堤岸 柱子 雕刻 狮子 姿态不一
横槛 琉璃瓦 画舫
②交流写作顺序: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出示句子,开火车读。
③从这些句子中,我们了解到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贴景点图片)
4、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那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
①引出课文第一段话: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②朗读句子,读出颐和园的美和大。(板书:美 大)
三、走进长廊,细品观赏
1、过渡:我们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画出来细细读一读。
3、交流美的句子:哪个词或字打动了你?请你读出这种美!
(抓住长廊的颜色美、形状美、画美、风景美、心情美感悟体会。)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①配乐朗读颐和园的补充资料,出示长廊图片欣赏。(风景图、横槛图)
②看到这儿,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③齐读第二段。
四、放飞想象,扩展练笔
1、导入:长廊上五彩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请你想象一下横槛上都具体画着什么图画,请选择一种场景写具体。
2、练笔:颐和园长廊的每一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我仿佛看到了( )。
3、交流练笔。
五、小结课堂
1、引入: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美丽的长廊。下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颐和园别的美景。就像作者说的……
2、出示最后一段话: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3、齐读句子,结束课堂。
六、板书设计
颐和园
美
长
◇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一篇文质兼美、琅琅上口的文章,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带领我们走进这个举世瞩目的皇家大园林。我在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课文的朗读和字词的理解,另外就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手法,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最主要还是带领学生走进颐和园的长廊细细游赏,慢慢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美、独特。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利用了精美的图片和丰富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颐和园,在脑海里有一个直观的形象。对于字词的出示,我也是有意识安排。按一个个景点,抓住重点词出示,并穿插了课文出现的比较难懂的专有名词的理解环节,通过猜一猜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横槛、琉璃瓦、画舫”的形象。这样,学生就有了很直观的印象,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由于我落下了一个整体感知颐和园印象的环节,因此在引导欣赏长廊时有点吃力。学生对句子的感悟不是很到位,我也是怕拖延时间走马观花,象征性地请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这个环节,课堂气氛也比较低沉,我没有很好地调动气氛。练笔环节也有点难度,学生对横槛上五彩的画了解不多,对中国古典历史文化的了解过少。但个人感觉整体过程还算流畅,就是得抓好细节再好好琢磨。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