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等待散场》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8-06


《等待散场》课堂实录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余海莲
(课前播放音乐《天鹅湖》,全体学生配乐朗读课文)上课铃响
一、导入新课
师:感谢同学们的深情演绎。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微型小说《等待散场》,感受微型小说“一粒沙上说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独特魅力。
首先我们一起明确今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投影展示)体会小说细致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培养鉴赏的初步能力。感受人间真情,体会生活底蕴,陶冶高尚情操。
二、整体感知
师:小说的人物有哪些?
生:小伙子、妙龄女郎、“我”。
师:请一位同学用精简、扼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注意人物间的关系。
生1:小说写“我”迟到在剧场门前碰到(巧遇)小伙子,误以为小伙子想要“我”的票,误以为小伙子因为票价高而不要票;“我”巧遇妙龄女郎,误把她认作售票员,看到他们等待散场(两情依依);“我”由此随着《天鹅湖》的剧情,沉浸在永恒的旋律中。
师:很好,把握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语言精炼,概括得当(投影展示:人物关系及小说情节)。小说的情节很简洁却不简单,其间融入了两次误会及两次巧遇,体现了微型小说情节的什么特点?
生:精巧、起伏。(板书)
师:男女主角的等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永恒而博大的主题,一字概之曰?
生:爱。
三、人物分析
(一)小伙子形象分析
师:很好。我们都能看到小伙子在剧场门口痴痴地等待妙龄女郎,他是很爱妙龄女郎的,可是妙龄女郎也爱小伙子吗?
生:爱。
师:从哪里看出来?
(全班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妙龄女郎望着雨丝掩映的那个身影,忽然咬紧嘴唇,眼里闪出异样的光……”,可以看出她已下定决心与小伙子在一起。)
师:小伙子值得爱吗?其可爱之处在哪里?小伙子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
生1:小伙子本想要票,但看出“我”不想让票,因而转变口吻,说“我不要你的票”,可见小伙子为人很诚挚。
生2:对于“我”让票这一举动,小伙子并非断然拒绝。“他接过去,仔细地看了一下排数座号,退给了我”而且“很难为情”地谢绝了。他看票,其实并不是看票的价格,而是要看这一张票会不会与姑娘的座位相邻。当他看到这张票的排数座号后,更坚定了在外面等的决心。由此可见小伙子是一个恪守承诺的人。
生3:小伙子“生怕在我们交谈的一瞬间,那姑娘会从门内飘出,而他没能及时迎上去” 。 其中的“飘”写得非常好。它形象地表现出小伙子担心错过姑娘的心理。可以看出,小伙子是一个很细心、体贴、周全的人。(投影展示)
(二)妙龄女郎形象分析
师:我们总结一下,小伙子诚挚、恪守承诺、细心、体贴、……,这样的男朋友当然值得爱。在他的等待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他对妙龄女郎的爱是很真挚、很坚定、很执着的,那妙龄女郎对小伙子的爱呢?是否一如小伙子般的坚定、执着呢?谈谈你们对妙龄女郎的看法。
生1:我觉得她也是很喜欢小伙子的,从课文13段可以看出,她一边听着天鹅湖的演出一边在看着小伙子;“站在了虚掩的门的旁边”看出她也在等待散场,并希望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与小伙子会面。
生2:她为什么不马上出去,偏要等待散场呢?
生3:她不想辜负小伙子让出宝贵的一张票给她看的心意。能从小伙子的角度出发,善解人意。
生4:妙龄女郎到底看没看舞剧?
生5:看了,因为收票员问那位女士:“您不看了吗?”,可以知道妙龄女郎应该是看了舞剧的。
生6:为什么她不看完整场表演呢?她站在那里,目的何在?
生7:妙龄女郎不是纯粹的看戏,她其实是在看人。她想观察小伙子,看看小伙子值不值得爱。
师:很好,分析得很到位。你们用发现的眼光研读文本,确实有不少的收获。我们还能从一处细节中感受妙龄女郎微妙的心理,13段“我走过去把票递给她,她吃了一惊,迷惘地看看我,摇头”,她当时应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生:拿不定主意,彷徨,矛盾。
师:从“迷惘”到“忽然咬紧嘴唇,眼里闪出异样的光……”,我们能看出妙龄女郎怎样的心理?
生:从犹豫不决到下定决心的心理变化过程。
师:我们如果能带着发现的眼光赏读课文就会有更全面独到的解读。我们总结一下妙龄女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生:温婉可人、善解人意……
师:分析完两个主角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生:内容很简洁,但却很传神。
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生:通过细腻的描写,典型的细节,巧妙的误会,精巧的情节等刻画人物。(板书)
师:没错,这就需要我们在分析人物时要注意用发现的眼光捕捉文章的细节,把人物放入情节中分析,感受人物的心理,体味其独特的魅力。
(三)“我”形象分析
师:大家似乎还忘了一个重要人物“我”,他在文中有何作用呢?
生:线索,贯穿全文,联系小伙子及妙龄女郎,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者。
师:仅此而已吗?我希望你们能象刚才那样,用发现的眼光,融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讨论分析一下“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交流,要紧扣文本,合理想象,派代表发言,注意表述要流畅,时间为五分钟。
(学生小组讨论)
生1:从文中可以看出“我”是非常热爱芭蕾舞剧的,虽然迟到也要去看,可当我知道小伙子想要票的时候,却愿意无偿让票,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很热心、善良、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生2:“我”让票时,看出小伙子的犹豫,主动提出不要钱,可以看出他能替人着想。
生3:从“我站在那儿,摩挲着鬓边白发,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可以看出“我”是个有一定经历,情感丰富的人。“倏地忆及自己的青春,一些当年的荒唐与甜蜜场景碎片般闪动在我心间”,他们的爱情触动了他内心最敏感的那根弦,因而他愿意让出自己的宝贵的那张票。
    师:你们的分析让老师眼前一亮,本以为是个简单的人物在你们的解读下变得立体、丰满,充满了情感。“我”善良、热情大方、成人之美、有丰富情感……
四、明确主题
师:小说(以小见大)借平凡的人与事,在小伙子与妙龄女郎一守一望之间表达了对纯洁美好爱情的赞美。在这个爱情主题之外我们还可以品味到哪些生活底蕴与人间真情?
生1:小说中的“我”同时也给予我们以心灵的触动。透过“我”的善解人意、成人之美、具有人情味,赞美人性中的真、善、美。
生2:从“我”让票的举动及对荒唐与甜蜜场景的追忆中,能领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消磨,人容易麻木。物质的追求使我们忘却了许多生活中曾经美好而纯朴的感情,启示我们在物质世界里别忘了追求精神。
生3:他们间的误会、巧合及等待也告诉人们生活(人生)总是有曲折的、缺憾的、不完满的、苦涩与甜蜜是相伴的。(三个人物都体现了这一点。)
生4:从《天鹅湖》最后的结局及“我”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能看出,小说还表达了要有冲破阻力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执着精神。
师:同学们的探究理解是丰富多彩的。小说到底蕴含怎样的生活底蕴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小说生活底蕴的答案也不止一个,每个人生活体验不同,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希望在以后的阅读中,同学们也能发挥这种探究和创造精神,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善于发现生活,思考生活,发掘生活,去领略更多生活和艺术的美。同时也希望你们能有足够的耐性来守候那份纯真美好的爱情。
五、艺术赏析
师:我们领略了这篇小说的人物心灵美,情感美,同时也感受到了作品的意境美,作者是如何营造这种美的氛围?
生:下着小雨,优美的天鹅湖乐曲。
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征,有些什么作用?
生1:霏霏的、如酥的小雨,是情节的需要,渲染、烘托朦胧、缠绵的活动氛围。
生2:如梦如幻、充满波折而最终圆满的芭蕾舞《天鹅湖》,《天鹅湖》是一种象征,突显男女主人公的纯洁爱情,而幸福的结局似乎也隐喻着他们会有一个美满的未来。 (板书)
六、总结全文
师:学完这篇小说后,我们来总结微型小说的特点:短小精悍,寓意深远;截取片断,以小见大;布局谋篇,独具匠心;人物速写,传神写照。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七、拓展阅读
师:让我们继续来感受微型小说的魅力,阅读《永远的蝴蝶》,与《等待散场》进行对比。
(堂上阅读)
师:感受如何?《永远的蝴蝶》符合微型小说的特点吗?
生:悲情、凄美。符合,情节精巧,结局出人意料,人物简介细致……。
师:希望课后继续细致研读,完成的对比阅读。(四道题)
八、推荐阅读
    师:希望同学们在学完本篇课文后能继续关注微型小说,领略微小世界的独特魅力。推荐阅读《小小说大世界》、《小小说》等。
教学反思:
   《等待散场》是一篇看似简单却有丰富内涵的微型小说。课文篇幅短小,情感丰富,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文章。学生在读此类作品时,容易留于表面,着眼情节却忽视了内涵,看到了爱情却无法领悟作品的生活意蕴。在设计本课时,我主要是以人物分析为突破口,用“爱”作为纽带联结人物,引导学生,以发现的眼光紧扣细节,融合情节,调动想象,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特征与情感,结合微型小说的特点,感受小说的“真情”与“美意”。一节课上完后,我深深地领悟到,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交流课堂,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才能更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回答处处给我以惊喜,准确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活跃的课堂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自主探究,相互合作,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自主地充满热情地投入文本中,感受小说的内涵,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中逐渐领悟了文章的美学意义及价值。审美感受来自于学生的主动获取,这无疑是这节课的最大收获。愿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做个好舵手,引领学生遨游文学沧海,汲取丰富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学案
刘心武《等待散场》原文阅读
《等待散场》阅读练习
微型小说两篇《差别》《等待散场》说课稿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教案3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同步练习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ppt课件3
《等待散场》教案3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ppt课件2
《等待散场》教案2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教案2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教案1
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差别》ppt课件1
《等待散场》教学设计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