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下 >>
《活见鬼》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5-28


 
  教材解读:
  《活见鬼》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文章短小精悍,幽默风趣。
  故事内容:分三层——雨夜同行、互疑为鬼、真相大白。
  人物刻画:文中出现两个人物,一个是赴饮夜归者,即撑伞者,一个是投伞者。作者重点对撑伞者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出现一连串动词如“持、撩、挤、趋、奔”等,生动刻画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对投伞者的描写所费笔墨不多,只在文末用寥寥数语写了他的外貌、动作、语言——“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语言文字:虽说是文言文,但生字难词不多,内容也并不深奥难懂。文章用的都是短句,且多为四字短句,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与韵味,是极好的文言文诵读范文。因为是文言文,所以有不少典型的文言词汇,需要学生了解,如:“……者”文中出现了“赴饮夜归者”、“炊糕者”两处,让学生知道“记者、作者、歌者”等都属于同一同法;“值”在文中出现了三处,“值大雨”、“值炊糕者晨起”两处可以解释为“正好赶上”的意思,“偶不相值”中可以解释为“碰到”,虽然解释不同,但实际上三处“值”的意思是一样的,均为“遇到、碰到”;“俄顷”是典型的文言词汇,表示时间短暂。其余不再一一列举。
  关于译文:教材里“上原文,下译文”的编排,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译文同样有助于理解重点字词。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利用译文,将其价值开发到最大,实现“以文学文”。
  设计意图:
  对于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生来说,很少接触文言文,只有五下的《杨氏之子》、六上的《伯牙绝弦》,还有六下的《学奕》和《两小儿辩日》。这就意味着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但依旧陌生。尤其是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畏难情绪。
  基于此,我想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不同于初中高,教师不能用串讲的形式进行。而是要把关注点放在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上,为下阶段大量的文言文学习构建最佳学习心理状态。
  于是,“读”就成为最有效的方式。读准、读通、读懂、读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与停顿,读出文言文特有的文言味儿,读出“这一篇”文言文味儿。读着读着,文言文简洁凝练的特点不言自明了;读着读着,关键文言词汇的意思理解了;读着读着,再难读难懂的文言文都能朗朗而诵了。
  在教学中,还需要教给学生其他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利用注释、查工具书等。此外,还要关注典型的文言词汇,了解一字多义、古今异义、古今演变等,为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撩、趋、亟”等生字新词,理解“俄顷、愕然、踉跄”等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并尝试背诵。
   3.学会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现代译文等方法学习文言文。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板书:鬼见到过鬼吗?鬼长什么样?

  一、课题导入,情境运用
   1、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跟“鬼”有关的课文。一起来读课题!
     从字面上理解,《活见鬼》就是——活着见到鬼。
   2、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真的见到了鬼,他一定会哆哆嗦嗦地喊出这三个字——活见鬼;
     我们还会在什么时候说这三个字呢?
     教师提示:
     老师的手机刚才还放在桌上,可一转身就不见了——于是我非常纳闷,脱口而出——活见鬼;
     同学们相约去踏青,正准备出发的时候,老天竟然下雨了。这时我们会失望地说上一句——活见鬼。
     原来,“活见鬼”,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口头禅啊!那么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冯梦龙先生写的文章——《活见鬼》。
  二、朗读课文,体会文言特点
   1、出示要求,初读课文。
     请大家自由朗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读完,想一想课文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第二遍,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划出读不懂的句子;第三遍,同桌一起朗读,边读边交流难懂的字词句。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读第四遍、第五遍。
     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2、逐句朗读,读准字音
   (1)看看大家读得怎么样了,每人读一句。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即:第二声)
     ▲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撩,是个多音字,不同的读音意思也不一样。请看:
      撩①liáo试探②liāo把东西垂下的部分掀起来。
      文中这个字读什么?理由是什么?好,再请你把这句话读一遍。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亟jí:立即、马上)
     ▲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俄顷:表示时间很短。
      踉跄:liàngqiang,意思就是跌跌撞撞
      号呼:号,第二声。怎样叫做号呼?——大声地喊
     ▲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2)自由朗读,读通、读顺:这一回要比刚才读得更好了。争取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你能简单说一说吗?
     ——你是怎么读懂的?
     ——是呀,我们学古诗文的时候,会借助课后的注释来学习。这篇文言文没有注释,但有译文,这同样可以帮助我们学得更好。
   4、文白对读,品味文言
     现在,我们就用上译文,来一个文白对读的游戏,我读一句译文,大家读一句对应的文言文句子。要听仔细哦!
     师生文白对读。
     像这样的对读,同桌之间也试试看。
     这样一对读,你发现了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语言简洁凝练。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感受这简洁凝练的文言文吧。
  三、深入研读,走进故事。
   1、课文《活见鬼》,那么究竟是谁活见鬼了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撑伞者(夜归者)投伞者炊糕者
    撑伞者就是——撑伞的人,投伞者就是——到伞下避雨的人,炊糕者就是——做早饭的人。()者,就是做什么的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吗?——记者、读者、歌者、听者……
    原来这些看似平常的词,其实大有来头呀。这就是我们汉语的底蕴呀。
   2、学习描写撑伞者的内容
    究竟是谁活见鬼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撑伞者身上吧,请你来读描写撑伞者的句子。
    出示: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1)是什么原因让撑伞者会“疑为鬼”呢?你能按照先后顺序找出原因吗?
    ▲夜归、大雨:想象一下,这是一场怎样的大雨?一个怎样的黑夜?你一个人在这样的大雨夜赶路,你最想做的什么?(快点回家,千万别遇到鬼。)你来读一读——语速较快。
    ▲久之,不语:与一个久之不语的陌生人同行,你心情怎样?请你来读。——语速较慢,营造恐惧气氛。
    ▲以足撩之,偶不相值,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偶不相值的“值”是什么意思?文中还有两处“值”,请快速圈出来,意思一样吗?
     课件:值大雨
        值炊糕者晨起  位置不同,但意思相同,都是遇到、碰到之意。
        偶不相值
     哪个同学愿意扮演这个撑伞者?表演这一连串动作。
     你能告诉我你当时在想些什么吗?
     以足撩之时你在想——
     奋力挤之桥下时在想——
     趋时在想——
     把你的这份害怕放进朗读中吧。
   (2)随着故事情节变化,人物心情也跌宕起伏,我们朗读的速度也要有快有慢。指名朗读,感受朗读语速的变化。
   3、学习“告以遇鬼”
   (1)奇怪的是,两人同行,作者却只写了撑伞者,只字不提投伞者。到最后,作者才给了投伞者一个大特写——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指名朗读。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投伞者的?
     遍体沾湿是——外貌:衣服都被淋湿了,像只落汤鸡。
     踉跄而至是——动作:你能来个动作分解吗?这踉跄究竟是怎样的?
     号呼有鬼是——语言:这一声“有鬼”是怎喊出来的?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个这位投伞者吗?——失魂落魄、落汤鸡、狼狈不堪……
     作者只用了短短12个字,就把这样一位投伞者形象跃然纸上了。真正的言简意赅呀!
     一起来朗读。
     一个失魂落魄的投伞者,在作者笔下,在我们的朗读中,栩栩如生了。
   (2)撑伞者与投伞者见到对方这番模样——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大笑,是因为对方的狼狈吗?因为明明没有鬼,却把对方当成了鬼。
     跟着大笑的,还会有谁?——炊糕者。他一边笑,一边会说上这样三个字——活见鬼!
     那么这篇课文中到底有没有鬼?我说有鬼,这鬼呀,藏在两个人的心里,这鬼的名字叫做——胆小鬼!(板书)
  四、背诵短文,学法迁移
   1、故事好玩吗?让我们赶走心中的胆小鬼,学着古人的样儿,有模有样地来读一读吧!
     读得多么有古文的味道呀,节奏停顿什么的都出来了。
   2、能像这样背诵吗?——短短35分钟时间,我们竟然背出了这篇文言文,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多读。
     是啊,正所谓熟读成诵。我们学习古诗文,一定要多读哦。
     还因为,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读懂课——可以查字典,借助注释,利用现代译文,联系上下文……
   3、布置作业: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是冯梦龙选编的《不禽不兽》,下课后你能按照刚才学习《活见鬼》的方法自学读懂吗?
     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
     译文:凤凰做寿,百鸟都来祝贺,只有蝙蝠没有来。凤凰责问它说:“你处在我的管辖之下,有什么好骄傲的呢?”蝙蝠说:“我有脚,属于走兽,为什么要祝贺你?”一天,麒麟做寿,蝙蝠也没有去。麒麟也责问它。蝙蝠说:“我有翅膀,属于飞禽,凭什么向你朝贺?”后来麒麟和凤凰见了面,说到蝙蝠的事,相互感叹地说:“现在世上风气恶劣,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拿它没办法!”

  板书设计:
                         活见鬼
                     撑伞者  胆  投伞者
                     疑为鬼也 小  号呼有鬼
                     告以遇鬼 鬼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盘点攻关计划表
《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说课稿
《景阳冈》教学实录
《景阳冈》课堂实录
《景阳冈》教学反思(2篇)
《景阳冈》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词语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写字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识字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梅花魂》教案10
《梅花魂》教案9
《梅花魂》教案8
《梅花魂》教案7
《梅花魂》教案6
《梅花魂》教学设计5
《梅花魂》教学设计4
《梅花魂》教学设计3
《草船借箭》说课稿3
《梅花魂》说课稿3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1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说课稿2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1
《活见鬼》教学反思
《活见鬼》课堂实录
《活见鬼》教案4
《活见鬼》教学设计3
《活见鬼》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