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下 >>
《活见鬼》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5-28


 
  一、教材分析
    文言文《活见鬼》是教材“破除迷信”单元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内容浅显、借小喻大、幽默风趣,共有三个层次:一是雨夜两人同行;二是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三是两个人相遇后相视而笑。因为人教课标版教材在此前没有出现过文言课文,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中,可借助教材的编排特点(即古文同译文一起出现),让学生借助译文疏通古文文意,在学习中对比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为主导,激活学生的想象,实现多元对话,从而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会写“炊、趋、沾、踉、跄、愕”6个生字,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的不同之处,对照白话文读懂文言文。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体会文章的含义,得到不迷信鬼神,不疑神疑鬼的启示。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体会文题。
     齐读课题,体会题目的字面意思。
     创设语境:“活见鬼”这句口头禅,在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使用。
     过渡:其实啊,这三个字就出自一则小笑话,名字就是——活见鬼。
  (二)初读疏通,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指名读文。
       教师关注:本课的六个生字和多音字“撩”“亟”的读音。
    (2)读出停顿。
       课件出示:标注停顿的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进行反馈。
   2.借助译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主学习:借助书上的译文,了解文章大意。
     过渡:文章的大意弄懂了,我们来个对读。我读白话文,你们对应读出文言文,可以吗?
  (三)文白对读,品味文言。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思考:通过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对读,你们有什么发现?(语言简练)
     过渡:没错,文言文的语言就是这样简洁、凝练!那就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简洁、凝练的文字吧!
     学生齐读
  (四)深入研读,走进故事。
     师:读得过瘾!我想问问:读这个笑话,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好笑?
     学生批注:用横线画出文中可笑之处。
     学生汇报。
    1.品味:“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指名读文,学生评价。
     自由练读:关注关键词(亟、奔入、踉跄、号呼……)
     指名读文,想象画面:第一个闯入者是什么样?(引导学生说一段话)
     过渡:这第一个呀,还算说得过去,最逗的就是第二个闯入者,想象一下,他又是什么样儿呢?
     想象画面:第二个闯入者的样子。
     引读: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做糕的人刚刚起来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指名读(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引读:我们这些读者又是何等的幸运,在作者的文字间目睹了这样的画面——齐读(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过渡:真是有意思。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狼狈相,于是——(屏幕: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指名读(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指名读(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思考:两个人在大笑,难道他们仅仅在笑对方此时的狼狈吗?
     过渡:孩子们,不急于回答,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两个人的经历。
    2.品味:“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过渡:文中说那是一个怎样的天气?(值大雨)嗯,在这个鬼天气里,首先出场的是——(赴饮夜归者),雨中的他——(持盖自蔽)。此时,他看见——(一人立檐下),那人——(即投伞下同行)。
     师:然而同行的夜归者与投伞者却只字未聊。下雨借伞同行,不语就不语吧,为何又说遇见了鬼呢?
     指名读文
     学生想象:走了那么久,对方却不说话,赴饮者心生疑虑,他在想——
     学生想象:于是他用脚撩试对方,却没有碰着,心就开始慌了,他想——
     师:小点声啊,别让鬼听到你的心里话呀!怎么办呀,还是先下手为强吧!于是,赴饮者——(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引读:好一个赴饮者呀,居然把鬼挤下了桥——(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引读:听他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赴饮者的害怕,一起来——(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师:好奇怪呀,二人同行,作者却只写了赴饮者,投伞下者又是怎样的呢?
     (大屏幕:久之,不语,他在想——;对方以足撩之,他在想——;对方奋力挤之桥下,他在想——;当他从河水中挣扎上岸的时候,他在想——)
     学生想象
     师:你的想象力令我钦佩,我们不妨合作一下,我来叙述故事,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赴饮夜归者和投伞下者的心里所想。
     (配乐)(师: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赴饮夜归者想——学生甲;久之,不语,投伞下者想——学生乙。赴饮夜归者以足撩之,偶不相值,心想——学生甲;被对方以足撩之,虽偶不相值,但心想——学生乙;赴饮夜归者牙关一咬,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心想——;在河水中苦苦挣扎的投伞下者心想——)
     小结:爽极了,掌声在哪里。我想问问,文章里到底有没有鬼?(没有)我说有,而且还同时存在两个,谁知道两个鬼藏在哪儿?(……)没错,两个人心中各藏有一个鬼。知道这是什么鬼吗?(……)是胆小鬼。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炊糕者晨起看到的场景——(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令我们读者捧腹的画面——(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思考:现在,谁来说说看,二人相识愕然,不觉大笑,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狼狈吗?
     学生回答。
  (五)深化主题,布置作业。
     过渡:说的好!文章确实有趣,究竟是谁把这么有趣的文言文带给我们的呢?(冯梦龙),他除了带给我们笑声,还令我们明白了什么?
     学生悟理,齐读全文。
     师:回家后,你可以把这则笑话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们听,因为正是有了它,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引读课题)
  五、板书设计

                       活见鬼
                       
                赴饮者          投伞者
                      疑神疑鬼

标题: 《活见鬼》教案1
文件大小: 7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盘点攻关计划表
《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说课稿
《景阳冈》教学实录
《景阳冈》课堂实录
《景阳冈》教学反思(2篇)
《景阳冈》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词语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写字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识字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梅花魂》教案10
《梅花魂》教案9
《梅花魂》教案8
《梅花魂》教案7
《梅花魂》教案6
《梅花魂》教学设计5
《梅花魂》教学设计4
《梅花魂》教学设计3
《草船借箭》说课稿3
《梅花魂》说课稿3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1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说课稿2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1
《活见鬼》教学反思
《活见鬼》课堂实录
《活见鬼》教案4
《活见鬼》教学设计3
《活见鬼》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