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邵孤城《赵古泥》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邵孤城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12-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赵古泥
邵孤城
赵古泥自幼学印,得虞城名家李翰章点拔启蒙,李引荐其入一代宗师吴昌硕门下,追随多年。在吴昌硕的悉心教导下,赵古泥不仅治印技艺大进,而且触类旁通,对书法也有了很深的造诣。
当时虞山印派已经绵延百载,与吴门和徽派三足鼎立,以讲究刀法和篆法闻名,汇聚着一大批当世的治印高手。赵古泥回虞城后,一改虞山印派的传统,非古不学,主要涉猎甲骨、钟鼎、小篆等古文字,且不流于模仿,而是取其精华而化之,更显精湛。其印古朴圆拙,浑然天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江北有位商贾,喜欢附庸风雅,听说赵古泥的印刻得好,托李翰章的关系辗转找上门来。这人的名字有点怪,叫唐驼。马字旁的“驼”字在小篆中是没有的,看在李翰章的面子上,赵古泥便以人旁的“佗”字取而代之。花了一夜的工夫,很快将印章送到唐驼手上。唐驼见印上“驼”字有误,命人将印退回。赵古泥毫不客气地当众将印章磨掉,并淡淡一笑说:“想不到唐某人不想做人,反要做畜生。”
有一次文人雅聚,虞山印派不少名家参加。其中,赵古泥启蒙老师李翰章的侄子李遒,也得到了邀请。李道是当时虞山印派的后起之秀,并深得其叔父治印的精髓,在当时虞城已经小有名气.
李遒与赵古泥谈刻印之法,说:“高手治印,只要一刀。”
赵古泥笑笑:“那不成了刽子手了。”
李遒又道:“师兄学古,不免拘泥。”
赵古泥又笑:“当世之风,论刀法则形似神缺,论篆法则以姿媚世。不如以古为典,从头开始.”
赵古泥这番话说的,正是虞山印派印家的通病,很快就传到了李翰章的耳朵里。
李翰章非常生气。
在李翰章看来,赵古泥这小子到外面转了一圈回来,眼睛就长到脑门儿上了。本来李翰章就为唐驼一事对赵古泥颇有微词,再加上他这样口出狂言,就把李翰章给彻彻底底得罪了。
李翰章在文化人圈子里还是很有威望的,他要整个人,办法也很多。他不说赵古泥不好,他只是逢人说赵古泥还欠火候,“坯子虽好,打磨得还不够精致。”
好在赵古泥的字也不错,学艺的时候,他专门临摹同乡翁同穌的书法。翁同穌是同治光绪两朝皇帝的老师,又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在当时的“帝后之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翁同穌的书法淳厚中蕴潇洒,苍劲中显丰泽,时人誉为“乾嘉以后书法第一人”,虽然言过其实,却也的确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倾向。学翁书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学到其神髓的,万里无一。赵古泥的字,却几可乱真。赵古泥遭乡党排挤,靠篆刻显然糊不了口了,但这并不妨碍前来向他求字的人依然如过江之鲫。当时地方上很多人,都以挂一幅翁同穌的中堂为荣。赵古泥的小日子反而过得更加滋润了。
一天,赵家来了个不速之客,操一口京腔,举止神情不似常人。赵古泥不敢怠慢,将其延请至书房招待。来人并不表明身份,只说有事相求,随后打开随身携带的一只小匣,是两锭金子。
“事成之后,另当重谢。”来人漫不经心地说,“对先生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赵古泥正待细问,来人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先生只需以翁体重新抄誊这封信,这两锭金子,就归你了。我不日来取。”说完,便转身离去。
信是写给康有为的,信中历数朝政腐败,太后一手遮天,为今之计,仅变法一条道路可行,望康有为等人能念国家兴亡,揭竿而起,助光绪一臂之力,推翻慈禧政权。这封信字字铿锵有力,句句入木三分,直把赵古泥看得忍不住击节赞叹。
这个神秘人为什么要用翁同穌的名义给康有为写信呢?会不会是翁同穌的政敌无中生有布下的一个陷阱呢?想着想着,赵古泥那嘴角边的微笑慢慢僵硬了,吓出了一身冷汗。
两天后,那位神秘的客人再度光临。赵古泥取出誊好的信交给他,他从头至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看完,便皱起了眉头问:“怎么只有三分像?”
“三分本事接不来七分差使,”赵古泥恭恭敬敬捧起那两锭金子,“酬金原样奉还,请另请高明。”
来人拂袖而去.
此后,凡上门求翁书者,赵古泥统统避而远之。他的字也改走何绍基一路,再不写翁体了。
(选白《2007中国年度小小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写赵古泥在吴吕硕的教导下,赵古泥治印技艺大进,而且触类旁通,对书法也有了很深的造诣.从情节来看这是一个巧妙的伏笔。
B.赵古泥白幼学印,得多位名师指点,在治印方面,非古不学,最终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得罪其师。
C.在对待唐驼退印及李遒与赵古泥谈刻印两事上,李翰章没有体现名家风范,也可以看出他心胸有些狭隘。
D.李翰章逢人只说赵古泥还欠火候,“坯子虽好,打磨得还不够精致”,其目的在于激励赵古泥在治印上要精益求精。
E.作者以赵古泥“三分像”的翁体为客人抄誊信的故事刻画出他心思细腻、不为钱财陷人于不义的形象.
8.文章多次写到了赵古泥的“笑”,请简要分析。(4分)
9.对文中学生赵古泥得罪启蒙老师李翰章这件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三)文学文本阅读(14分)

7.B、D(答对一项得2分,多答不得分。B项“最终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得罪其师”不符原文。D“目的在于激励赵古泥在治印上要精益求精”不对。)

8.参考答案:①面对唐驼退印之事,赵古泥当众磨掉,且淡淡一笑,表现他对附庸风雅的唐

驼的蔑视和毫不在意。②与师弟谈刻印之道,赵古泥始终微笑,这既体现他与人和善的性

格,又体现他的从容和白信。③看信件时,他微笑是因为此信句句在理,句句人木三分,他欣

赏,赞叹;微笑消失,是因为他似乎看到背后的陷阱,差点陷别人于不义。

评分细则:4分。每点1分,三点4分。大意对即可。

9.参考答案:①从学生角度看:作为学生不能忘本,要有感恩心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内心

要感激老师、尊敬老师;但也不能一味盲从、屈从,学术上是学生,并不意味着在人格上低老

师一等;有继承才能发展、才能超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应当鼓励。

②从老师角度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没有否定就没有进步,即使青出

于蓝而胜于蓝,也应该高兴;不能有门户之见,要允许学生学在术上有异见、创见,抱残守缺

必定顽冥不化,固步白封就会夜郎白大;做老师的不能托大,不仅在学术上做人老师,更要

在道德上为人楷模,有大学问,还得有大德。

评分细则:6分。每个角度3分,大意对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心灵的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
陈启文《麒麟的舞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娟《森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克·吐温《修表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西蒙《不一样的鞋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瓦·弗洛特《头条新闻》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亚·格林《礼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怀乡的胃——秋风中的张翰事件》阅读练习及答案
鲍昌《新梅花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肖建国《爷父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练建安《药砚》阅读练习及答案
何家槐《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浙江卷高考题)
《史密斯先生的新鼻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德霞《磨刀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西里柠檬》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木生《青檀》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炜《砸琴》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