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上 >>
《一枚金币》教案5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8-22


 
  教材简介:
    课文记叙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母亲在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教学目的要求:
   基础知识: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3个汉字。
    2、通过查资料了解钱的作用。
    3、进一步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不同视角透视金钱的价值;
    2、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的道理。
    2、通过学习课文,学会从小认识金钱,懂得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钱能做什么”的课前问题
   1、互相汇报调查结果:10元钱能做什么?
   2、小结钱的重要性
  二、复习预习课文的方法,预习课文。
   1、小组交流。
    A 认识多音字:
    B 指导书写
    C 理解生字新词:
     辩解、筋疲力尽、懒惰、熊熊大火
   2、朗读课文,想一想:
    A 本文写谁?写了一件件什么事?
    B 尝试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昨天讲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绍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教师小结,随机板书
    [板书] 
    儿子父亲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1-8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人为什么“再也受不了“?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指导想像儿子懒惰的程度让父亲受不了?
     读读父亲痛恨的话,再次体会父亲的“受不了”
   4、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为什么父亲要这样做?
  (二)学习9-26段
    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了父亲与儿子的几次对话?
   引导质疑;
    前两次父亲扔掉儿子的金币,儿子只是笑笑,第三次为什么会是那样?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小组内交流讨论。想像儿子在一个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指导学生读出儿子的愤怒的语气。
    对比儿子上两次的表现,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作业设计:通过学习,你的体会是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老人
          “受不了”  只有亲手创造财富才会珍惜
      儿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一枚金币》ppt课件(8页)
《一枚金币》课文原文阅读
《一枚金币》说课稿
《一枚金币》ppt课件4
《一枚金币》ppt课件3
《一枚金币》ppt课件2
《一枚金币》ppt课件1
《一枚金币》教学反思
《一枚金币》教学实录
《一枚金币》教案4
《一枚金币》教案3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2
《一枚金币》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