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也许》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2-15


学习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美。  2、学习通过诗中意象和语言来赏析诗歌。  3、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一位父亲痛失爱女的悲伤。  学习重点:  

通过对诗歌中关键语言的赏析,结合写作背景,感悟作者深沉浓烈的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诗歌的三美,感悟作者情感。  

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你整理的作者小档案是:  

2、你认为重点易错的字音是:  

3、你确定的朗读情感基调是:  

4、你的初读感受是:  

5、你遇到的阅读障碍是: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诗歌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问题。  

2、诗歌的副标题指出这是一首葬歌,诗文中哪些字词或语句给予了相关提示?  


三、深入赏析,合作交流  

第一节  

(1)、明知爱女逝去,却说她是哭累而睡,这其中渗透作者怎样的情感?从整首诗来看,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品味本节中三个“也许”中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节  

“不许”与“庇护”有什么联系?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三节  

本节中的“也许”与第一节中的“也许”是一样的意思吗?如果不是,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四节  

全诗以虚写实,以睡眠表现死亡,哪几句才给予直接的描写?写出你读这几句诗的感受?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闻一多对诗歌形式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结合本诗加以说明。  

“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即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感的词语。  


“建筑美”主要是就诗歌的整体外形而言的,即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五、总结要点,盘点收获:(师生共同进行)  


六、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在弥留之际仍然呼喊着父亲的女儿,此时与父亲阴阳相隔。父亲在看得见的地方谱出这一首血泪之诗,女儿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是流着泪应答。读罢这首诗,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感受。请同学们转换一下视角,假如你就是他的女儿,你会怎样与父亲应答呢?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1、作者其人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对诗歌形式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他是现代新格律诗体的倡导者和卓有成效的实践者。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影响深远。  

   他的诗篇有的充满讽刺、批判色彩,有的充满深沉、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表现了五四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1945年12月1日 ,国民党特务制造了镇压进步学生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满怀悲愤,撰文揭露真相,控诉黑暗呼唤民主,亲自为死难烈士出殡。他同广大进步学生一起,组织了众多的争自由、反独裁、反内战的活动。 1946年7月11日 ,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怒火中烧,悲愤难忍,在 7月15日 云南各界追悼李公朴的大会上,他面对国民党特务,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当天下午,闻一多在《民主周刊》社举行记者招待会后回家的路上,惨遭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  

2、写作背景  

这是闻一多写给女儿的一首葬歌。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为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死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他安葬了女儿,以最隆重的方式——诗歌来祭奠女儿的亡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也许——葬歌》《一个小农家的暮》《秋歌——给暖暖》《妈妈》练习题
现代诗歌二首《也许》《再别康桥》学案  
《也许》表格式教学案
《也许——葬歌》教案3
《也许——葬歌》ppt课件4
《也许——葬歌》赏析
闻一多《也许——葬歌》原文阅读及赏析
闻一多《也许》说课稿
《也许——葬歌》ppt课件3
《也许——葬歌》mp3音频朗读
《也许》ppt课件2
闻一多《也许——葬歌》仿写
诗歌作文:也许
长春版《现代诗歌二首》(也许,再别康桥)教案2
长春版《现代诗歌二首》(也许,再别康桥)教案1
闻一多《也许》ppt课件1
《也许——葬歌》教案2(第二课时)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2(第1课时)
《也许——葬歌》赏析
《也许——葬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