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播放《七子之歌》引出闻一多。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你整理的作者小档案是:
2、你认为重点易错的字音是:
3、你确定的朗读情感基调是:
4、你的初读感受是:
5、你遇到的阅读障碍是: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诗歌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问题。
2、诗歌的副标题指出这是一首葬歌,诗文中哪些字词或语句给予了相关提示?
四、深入赏析,合作交流
第一节
(1)、明知爱女逝去,却说她是哭累而睡,这其中渗透作者怎样的情感?从整首诗来看,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品味本节中三个“也许”中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节
“不许”与“庇护”有什么联系?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三节
本节中的“也许”与第一节中的“也许”是一样的意思吗?如果不是,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四节
全诗以虚写实,以睡眠表现死亡,哪几句才给予直接的描写?写出你读这几句诗的感受?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闻一多对诗歌形式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主张,结合本诗加以说明。
“音乐美”是指音节和韵律的和谐,追求节奏感。
“绘画美”指诗的辞藻,讲究视觉形象,即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感的词语。
“建筑美”主要是就诗歌的整体外形而言的,即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六、总结要点,盘点收获:(师生共同进行)
七、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在弥留之际仍然呼喊着父亲的女儿,此时与父亲阴阳相隔。父亲在看得见的地方谱出这一首血泪之诗,女儿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是流着泪应答。读罢这首诗,你一定会有很多的感受。请同学们转换一下视角,假如你就是他的女儿,你会怎样与父亲应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