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2-27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单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
2.感受北大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以及作者对北大深厚复杂的感情。
3.从作者身上汲取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五六岁时,在父母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时,她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后来她又出国留学,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
2.汉字与注音。
shè( )足 xī( )利 安tián( ) 穹窿( )
xié( )取 惆chàng( ) 沉淀( ) 呜咽( )
bìng( )弃 怪pǐ( ) 白驹过xì( ) 絮语( )
【活动方案】
活动1阅读课文,读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这一段表达了什幺内容,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
作者的情感变化: 向往 _-- _-- _
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两年的生活产生的感受?
——第一段“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这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大有一种说不清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投合。第二段中“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这个情节非常有趣,它表达了十岁的“我”是多么地富有个性和自信,“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总之,这个部分主要表达作者从小就对北大一往情深,心仪已久。
活动2第二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去写北大的?分别有怎样的特点?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作者的成长吗?作者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提示: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
北大的书:400多万册图书开始让作者几乎感到绝望,如那个哭泣的小女孩一样感到自己的浅薄,慢慢的,作者在书的世界里心情变得沉静、愉悦、安详。
北大的人:北大学生的敏感、纯洁、机智与生机勃勃让作者感受到北大特有的清新自由的气氛。北大的老师让作者第一次懂得了老师二字真正的涵义:严谨治学,诚恳做人。
A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幺样的感受呢?
——惶恐于自己的无知,再次扣住惊喜、喜悦、感动之情。
B朗读10、11段,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幺?“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
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幺意思?此文的作者又从北大的人身上读出了什幺?——北大人的或内敛或尽显的风采。
C作者对北大的感情是怎样的?
——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感激之情。北大让作者读了许多书,结识了许多人;北大让作者开始新的生活;北大让作者的心灵更加充实、更加丰富。作者对北大充满了欣赏与无言感激之情。
D“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幺?为什幺是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
——比喻各指求知的学子,执教的教师,世事的变迁。
活动3: “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为什幺“我是不系之舟”?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部分用更多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对北大的热爱、思念以及要为愿意为北大奉献,与北大血肉相连的心情。如“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活动4: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幺?为什幺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
——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十三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
活动5:本文语言文采斐然,诗意盎然。请你仿照示例,也对你认为美的语言进行赏析点评。
赏析:手法+作用(情感)
【反馈练习】
1.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2) (3),;;
(1)“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
其中“樯橹灰飞烟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诗句,而此诗写的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次战争,后来形成了一个典故赤壁之战
(2)“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始终有着渴求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其中“船客”指北大学生,“舵手与船工”指的是北大老师和员工
(3)“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
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其中“不系之舟”指的是自由行驶的小船,指作者自己;“未名湖的臂抱”指的是北大的学习生活;“大海的波涛”指的是 学海以及北大之外的天地
阅读下面的短诗,回答问题。
田晓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
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
2.说说诗中的“露”有哪些特点?
自生自灭,纯洁,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3.读了这首短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1)正视现实,不自卑;(2)尽其所能,不计名利,默默奉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6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2页)2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案6
《十三岁的际遇》教后感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导学案2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4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2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0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6页)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4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含答案)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50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实录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2
仿写作文:十二岁的际遇(2篇)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5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4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13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23页)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4页)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2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19页)
《十三岁的际遇》表格式教案
《十三岁的际遇》导学案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9
《十三岁的际遇》读后感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两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学案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反思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课文阅读
《十三岁的际遇》flash课件2
《十三岁的际遇》说课稿
《十三岁的际遇》ppt课件8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1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0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9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8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7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6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5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rm音频课文朗读
《十三岁的际遇》flash课件1
《十三岁的际遇》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