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01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学习目标】
1.了解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理解并初步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2—3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晶莹剔透(    )   勘察(    )       贝聿铭(    )   轩然大波(    )
遗shuāng(    )   初生之dú(    )    lín(    )选     yíng(    )系  
水 xiè(    )    diàn(   ) 定 

2.细读课文,思考:与前面三篇文章相比,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亮点?

3.文章介绍了贝聿铭获得的荣誉和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按时间顺序列举)


各小组交流预习情况并展示
二、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两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3)贝聿铭建筑设计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也可以根据文段内容自己概括。)
4.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为什么不以人名为题,而是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题呢?


三、语言品味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但贝聿铭是一个建筑大师,因此不能不写他的建筑设计,为了表现他设计的艺术,作者综合运用了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试各举一例加以赏析。


            
四、课后检测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 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出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 兰草,长在两个地 方就有两个味?”
   “……”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欢着它却 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              ___。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3.第2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5.简要分析作者借“兰 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学生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后反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设计9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练习题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同步训练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学案4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表格式导学案3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8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说课稿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66页)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学案2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反思(2篇)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学案(含答案)
余玮《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原文阅读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11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7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6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设计5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10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9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27页)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7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6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图片素材(7张)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堂实录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5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4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同步练习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后练习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基础知识题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3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4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3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2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1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件2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