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7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24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杰出的建筑也是艺术的观点,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
2.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      体会贝聿铭建筑作品的魅力,学习他的爱国情怀。
 
二.  重难点解析:
1.      灵活掌握五种表达方式: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记叙。
2.      课题解析,理解“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与“介绍其设计风格和建筑物”之间的联系。
 
. 教具:POWERPOINT课件
 
. 教学过程:
1. 导入:展示贝聿铭在世界各地的优秀建筑作品图片,激发学生对所学对象的了解的欲望。并辅助介绍贝的个人情况。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1917年生于中国广东,1935年留学美国。自1985年起,因建筑成就卓著,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研究院院士,获美国总统授予的“自由勋章”及美国“国家艺术奖”、法国总统授予的“光荣勋章”、美国总统颁发的“全美十佳公民奖”等。
2. 生字词:
榀  晶莹剔透  贝聿铭  犊  协调  遗孀  遴选  轩然大波  摩天大楼  抉择  
玮  萦系于心  水榭  勘察 负荷  聘用  跻身  别具匠心 相辅相成 声誉卓著   
3. 迅速阅读全文,用简短的语言归纳各节内容,并指出其主要表达方式:
明确:本文以表现贝聿铭的高超建筑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这一中心来组织安排材料。主题部分用小标题分成三个部分:早期成就、突出成就、爱国之心,这样人们就可以对贝的事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描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惊人气势和高贵气质。开篇点出人物通讯描写的对象。(描写、说明)
(2)    在美国初露头角。(记叙)
(3)    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记叙、议论)
(4)    多变的设计,不变的中国心。(描写、议论)
4. 句段理解:
(1)“这座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的建筑,同样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中“同样”一词说明了什么?
明确:“同样”说明贝聿铭的得意之作不止这一项。
(2)贝聿铭为什么主张“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建筑高度”?
明确: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
(3)“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这句话体现了贝聿铭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之心。
(4)分析下列句子中“根”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①我的在中国。                      ②中国建筑的还在,还可以发芽。
③有了好的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上去。
明确:①指生命之根,民族之根②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③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5)解题:题目叫做“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但内容却是写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物,两者文不对题吗?请认真分析一下。
明确:不是。因为贝聿铭的建筑艺术独特创新,体现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精心结合,萦系着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
5. 写法全解:
(1)精心安排,选择材料
(2)详写和略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3)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
6. 能力拓展:
(1)学习本文之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贝聿铭写几句鉴定。
(2)阅读下列简介,谈谈你的看法:
贝聿铭是一位我们熟知的华裔建筑师,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他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没有去看过,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实际上,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宾馆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扬的石头叠放在何处最适合等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可谓匠心独具。
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细节”方能体现出建筑大师的独到之处,随意“创新”,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行状,石头的摆放位置也是随随便便。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无端演化成这个样子,难怪贝聿铭要痛心疾首了。
明确:香山宾馆建筑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贝聿铭,而在于执行中对细节的忽视。
 
. 作业:
(1)生字词抄写
(2)归纳文中介绍的贝聿铭设计的6个著名建筑物的特点
(3)写作训练:想象作文《我与贝聿铭见了一面》
 
. 板书设计:见课件第5张
 
. 教学后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设计9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练习题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同步训练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5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学案4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表格式导学案3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8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说课稿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导学案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66页)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学案2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反思(2篇)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学案(含答案)
余玮《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原文阅读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11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6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学设计5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10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9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27页)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7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6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图片素材(7张)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堂实录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5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4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同步练习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后练习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基础知识题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ppt课件3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4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3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2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教案1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件2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