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上 >>
《钓鱼的启示》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8-20



《钓鱼的启示》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教育,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 了解课文的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重点词句,受到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教育。
 
老师:优优,你钓过鱼吗?假如你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很大的鱼,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优优:我知道,老师这是在考我。这也是这篇课文所告诉我们的一件事。文中以“我”虽然当时想不通,但后来内心却是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因为从钓鱼这件事他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老师:优优说得对。那就请你谈谈你的自学情况吧!
<学习生字>
优优:这课书共有生字12个。在这12个生字中易读错的字音有捕bǔ,易错读成pǔ,诱惑yòu huò;践jiàn。易写错的字形有筋,下面是由月和力组成,惑的上面是或者的或。
老师:请优优完成下面的组词练习吧!
优优:
起(起来)          据(根据)           争(斗争)
启(启示)          剧(剧场)           挣(挣扎)
肋(肋骨)          投(投身)           或(或者)
筋(筋骨)          没(没有)           惑(诱惑)
增(增加)          践(实践)           秀(秀丽)
曾(曾经)          线(毛线)           诱(诱人)
老师:优优做得正确。再请你说一说你都查了哪些词?
 
<理解积累词语>
优优:
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
涟漪:细小的波纹。
剧烈:猛烈。
争辩:争论,辩论。
依依不舍:形容对人或事物有了感情,不愿意离开。
沮丧:灰心失望。
抉择:挑选,选择。
告诫:警告劝戒。
实践: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
挣扎:用力支撑或摆脱。
翕动:一张一合地动。
皎洁:明亮而洁白。
 
<段落及中心>
老师:本文讲述“我”11岁和父亲钓鱼,我不肯放鱼,父亲教育“我”,使“我”得到启示,要做诚实守信的人,我内心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第一段(1):回忆11岁那年我与父亲夜里到小岛上钓鱼。
第二段(2——10):在离开放捕捞前两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我不肯放生,经父亲教育后我把鱼放回湖里。
第三段(11——16):钓鱼的启示一直指导了“我”后来的生活。
请优优谈谈对下面这两个重点句的理解。
 
<重点句解析>
优优:
1.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这句话反映出“我”复杂的心理,联系上文知道“我”为钓到如此大的鱼而欣喜,又将为失去它而哭伤,再看一看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看到,从“乞求的目光”看出“我”希望父亲能让“我”留下这条鱼。
  2. 尽管没有人看到,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这句话表达两个意思:一是没有人看到我们钓鱼,也没人知道我们是在距离开放捕捞鲈鱼前两个小时钓到的,本来可以背着人拿走的,“但是”一词是转折词,说出本句话第二个意思:即使能拿来也不能拿,因为父亲决心已下,没有商量的余地,从父亲坚定的神情中“我”感到了父亲做人的原则——诚实又讲信用。
老师:优优理解得正确。再请你谈谈对课后练习2和3的理解。
 
    <课后难题解答>
优优:课后练习2: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父亲做得对不对?
父亲的做法对,因为他知道做人的道理,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即使别人没看到也不能留下那条鱼,留下鱼会心里不安,受良心的谴责。
课后练习3:“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鱼”指什么?
文中的“鱼”字是带双引号的,是表示特殊意义的,泛指那些有吸引力、诱惑力的人或事情,这些“鱼”容易让人迷惑,引诱人做错事。“我”通过钓鱼得到了启示,经受住了诱惑的考验。
 
(答题时间:30分钟)
1.       在正确读音后面画“√”
捞(bǔ    pǔ)                扎(zhēng     zhèng)
动(xī    xí)                   择(jié    jué)
2.       选字填空
诱    秀
引(    )               (    )惑                  优(    )           (    )美
或    惑
(    )许               疑(    )                  迷(    )           (    )者
3.       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抖动               彩色的(    )
(    )争辩                  (    )的回忆
轻轻地(    )               (    )的建筑师
4.       照样子写词语
例:依依不舍、小心翼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带点的字选择字义,在序号后画“√”
(1)备          (1)要求   (2)批评、指责    (3)责任    (4)旧指惩罚而打
(2)委          (1)弯曲    (2)使弯曲   (3)服从    (4)冤枉
(3)得          (1)捉到    (2)得到、取得    (3)收割
6.       修改病句。
(1)大家都愿望生活在一个永远和平的世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实、谦虚是李刚同学的好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留学生常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留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
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    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    大声说    先生    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    那好    我代表我的祖国    你代表你的国家    我们比一比    等学习结业时    看看到底谁是人才    谁是蠢才
从此,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时,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他家做客,在他的画室中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徐悲鸿进步很快。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都获得了第1名。1924年,他的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5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7分)
有志者,事竟成。
<1>竟:终于。写出“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有志者”指的是________,“志”指的是_________,“成”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
(3)按照“受到歧视→立下志愿→勤奋学习→取得成绩”的顺序给短文分段,并归纳2、3段的段意。(12分)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在正确读音后面画“√”
捞(bǔ    pǔ)                     扎(zhēng     zhèng)
动(xī    xí)                 择(jié    jué
2.       选字填空
诱    秀
引()                  ()惑                     优()              ()美
或    惑
)许                  疑()                     迷()              ()者
3.       填上合适的词语
不停)地抖动                     彩色的(翅膀
大声地)争辩                     (美好)的回忆
轻轻地(走来)                     (优秀)的建筑师
4.       略
5.       给带点的字选择字义,在序号后画“√”
(1)备          (1)要求   (2)批评、指责    (3)责任    (4)旧指惩罚而打
(2)委          (1)弯曲    (2)使弯曲   (3)服从    (4)冤枉
(3)得          (1)捉到    (2)得到、取得    (3)收割
6.       修改病句。
(1)大家都愿望生活在一个永远和平的世界上。
大家都愿意生活在一个永远和平的世界上。
(2)诚实、谦虚是李刚同学的好表现。
诚实、谦虚是李刚同学的好品质。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留学生常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留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
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
从此,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时,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他家做客,在他的画室中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徐悲鸿进步很快。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都获得了第1名。1924年,他的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5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7分)
有志者,事竟成。
<1>竟:终于。写出“有志者,事竟成”的意思。
有志向、志气的人,其所从事的工作、事业一定会成功。
<2>文中的“有志者”指的是徐悲鸿,“志”指的是为祖国争气,“成”具体指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巴黎美术界。
(3)按照“受到歧视→立下志愿→勤奋学习→取得成绩”的顺序给短文分段,并归纳2、3段的段意。(12分)
一(1
二(2—3)徐悲鸿要同蔑视中国人的外国留学生比高低。
三(4—5)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巴黎美术界,战胜了对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钓鱼的启示》课堂实录
《钓鱼的启示》ppt课件(6页)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2
《钓鱼的启示》课文原文阅读
《钓鱼的启示》ppt课件(15页)
《钓鱼的启示》教案5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4
《钓鱼的启示》教案3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2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钓鱼的启示》教学实录
《钓鱼的启示》教案1
《钓鱼的启示》ppt课件3
《钓鱼的启示》ppt课件2
《钓鱼的启示》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