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舌战群儒》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3-31


教学目标:作为经典来上。重点在于探讨论辩取胜的原因。学习论辩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介绍章回小说常识。《水浒》、《三国》中经常有“上回说到”“且听下回分解”“看官”,谁知到是怎么回事吗?这是“说书”这种民间艺术在小说中留下的痕迹。中国的长篇小说很大程度上脱胎于民间这种“说书”的艺术。“说书”一般不是一次说完,每说一次,就相当于“一回”。为了介绍所说的内容,往往要有一个题目,如“猛张飞喝断长坂坡”“赵子龙孤身救主”“孔明挥泪斩马谡”,这题目就演变成小说章回的标题。文人在说书艺术、民间传说乃至正史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造,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
二.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激发兴趣。罗贯中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有理想有抱负,有一定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这些与林彪很相似)。他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改《三国志》尊魏为崇刘,顺应人们对仁义君主的向往。诸葛亮也由短于奇谋,缺乏大略的普通人摇身一变为智慧的化身,忠诚的典范,鞠躬尽瘁、清正廉洁的官员,满足了人们对“贤相”的渴望。小说也因此备受人们的推崇。
三.放映《舌战群儒》视频进一步激发兴趣。
四.梳理课文内容。依据“论敌、论敌论点、辩论结果”梳理。为下一步展开内容做好准备。
论敌
论敌论点
辩论结果
1张昭
你言行相违
无一言回答
2虞翻
你大言欺人
不能对
3步骘
你只是一个张仪苏秦一样的说客
默然无语
4薛综
人心归曹,刘备以卵击石
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5陆绩
织席贩屦之夫不足与相国之后抗衡
语塞
6严畯
你没治经典
低头丧气不能对
7程德枢
你没有实学(不是儒士)
不能对
五.重点研读第一段
(一)   几个回合?3个回合,综合三个回合,看张昭每一回合的目的,及诸葛亮如何应对?
1.  是否自比管乐?(引军入瓮)小可之比(大胆深入)
2.  欲卷荆襄,却已属曹操,为何?(试探虚实,已露出牙齿)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基业;刘琮暗自降操,我们不知情(耐心解释),屯兵良图,非等闲可知(软中带硬)
3.  言行相违(大肆发难)。孔明争锋相对,据理批驳。
 
(二)第三回合孔明如何攻、守、转、断?
张昭
孔明
言行相违
管、乐济世之才,
先生望风逃窜:
弃新野、
 
走樊城、
 
败当阳
(攻)群鸟不知大鹏之志(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守)沉疴应循序医治(失败是必要代价 )
 
(守)弃新野,主动撤退。
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不输管、乐
走樊城,刘琮降操,豫州不知;且不忍夺同宗基业,大仁大义。
不忍弃民,甘与同败,亦大仁大义。
(转)不在常胜,重在决胜
(断)国家大计依赖主谋,夸辩之徒,百无一能
 
六.探讨论辩取胜的原因。孔明为什么能在论辩中取胜?
1雄才大略在胸:对当前严畯形势的清醒认识,对联吴抗曹可能性的正确判断,对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卓越远见
2对刘备的忠诚,激发了孤身救主的胆略,也确定了辩护的基调---力表刘备的仁义。
3渊博的学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历史掌故烂熟于心,随手拈来。
4纯熟的论辩技巧:攻、守、转、断干脆利落,针针见血,招招制敌。
5坚守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避免与盟友决裂,但又敢于斗争,在斗争中寻找团结。
正是因为以上五个原因,诸葛亮驳得投降派哑口无言,给投降派迎头痛击,取得了舌战群儒的胜利,,为下一步游说孙权扫清了障碍。
 
七.学生自主研读后面段落,分析孔明是如何驳斥对方并取胜的。
帮助学生换一个角度理解辩论
辩论中使用立论和驳论。立论是证明自己观点对,驳论是证明对方观点错。辩论中采用驳论比较多。驳斥对方观点有三种方法:
驳论点:直接指出对方论点的错误。如孔明驳斥步骘的论点---你是苏秦张仪之类的说客
驳论据: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谬误。如孔明指出刘备血统纯正并非织席贩屦之夫
驳论证:指出对方逻辑(推理)上的错误。如孔明指出即使身份低贱一样能取天下。
论敌及论点实质
孔明驳斥
虞翻   胆小论
你们兵精粮足不战而降才是胆小(驳论证)
步骘   是苏秦张仪之类的说客
苏秦、张仪是豪杰(驳论点)
薛综   丛林论(“汉奸论”鼻祖。弱肉强食,天经地义)
无君无父之言不足与语(驳论证)
陆绩   血统论(龙生龙,凤生凤)
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驳论据、驳论证)
严畯   治国靠经典
弄墨腐儒不能兴邦(驳论证)
程德枢 儒者方能治国
忠君爱国方是大儒(驳论证)
八.看大学生辩论赛《外来文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自由辩论部分,感受现代大学生辩论风采。
九.组织学生自由辩论《愚公该不该移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舌战群儒》ppt课件3
《诸葛亮舌战群儒》教学设计2
《舌战群儒》导学案
《诸葛亮舌战群儒》教案1
《舌战群儒》译文
《舌战群儒》教案及练习
《舌战群儒》ppt课件2
《舌战群儒》教案1
《舌战群儒》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