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沉船之前》教案7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5-05


课题:《沉船之前》
 
                                  执教者: 胡涓涓          执教班级:八(1)班
                              上课时间:第4节课       上课地点:第三会议室
 
一、教学目标:
1. 体会文本与影片由于选材的不同,其表达的主旨也不同;
2. 感受、体验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的镇定、坦然,以及文中表现出的人性美。
二、重点、难点:
重点:文本与影视的比较;
难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性美,及影片表现的人性多元化。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学生阅读课文。
(三)   思考:编者为什么选择这三个片段的材料组成文章,他的目的是什么?
1.       三个片段的共性。
2.       同中求异,(目的是更细致完整地回答问题。)
3.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四)   过渡到影视:同样是这部分内容,影片的导演是如何处理材料的呢?
1.       观看影片节选。根据画面的材料内容,揣摩导演的表达意图。
提示两个问题:
(1)影片节选中哪些画面中的人物,与课文中的人物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
(2)揣摩作者让这些画面在影片中同时存在的意图是什么?
2.       教师小结。
(五)   得出比较结论:
选材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
根据这一结论,引导学生给文章拟一个更恰当的题目。
(六)   教师总结全文。
(七)   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文章:三类不同职业、身份的人:面对灾难、死亡:镇定、坦然    人性的美
 
影片:众多人物:面对灾难、死亡:镇定、净空、争着逃生        人性的多元化
 
结论:选材是为主旨服务的。
 
 
设计说明:
1.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目前教学进度和单元教学内容而定的,目前我们正好上到第二单元“立意、选材的比较”。
2.教学设计的思路:
按照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先从初步阅读文本入手,再深入感悟文章的主旨,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与影片节选作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它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补充和巩固。
3. 难点的突破,主要是靠对人物共性和异性的探索中得到解决。
 
执教者简介:
本人职称不“高”,教龄不短。漫漫求索路,付出不少,所获不多,正与目前语文教学的通“病”(效率低)一致。月转星移,勿感不惑,更觉迷茫,然,并未退缩,庶竭驽钝,耕耘教改;课堂求真,做人求诚, 愿与同仁,探究学问!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沉船之前》教案8
《沉船之前》表格式教案8
《沉船之前》ppt课件4
《沉船之前》ppt课件3
《沉船之前》读后感(2篇)
《沉船之前》教案6
《沉船之前》同步练习
《沉船之前》练习题
《沉船之前》教案5
《沉船之前》教案4
《沉船之前》ppt课件2
《沉船之前》教案及教学反思
《沉船之前》教案3
《沉船之前》ppt课件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2
沪教版《沉船之前》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