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假山记》教案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0-12 |
会员:陈玉良88 友情提供
木假山记
主备人:董作翠 复备人:王其英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可以翻译重点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人才得不到重视和珍惜的不满之情。
3、理解文章借助木假山的形象所寄托的寓意。
4、赏析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可以翻译重点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人才得不到重视和珍惜的不满之情。
3、理解文章借助木假山的形象所寄托的寓意。
教学难点:
赏析课文以小见大、以物喻人、托物写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介绍作者导入课文: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著有《嘉事祐集》。曾巩在《苏明允哀辞》中称他的文章
“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推理,引物托喻,侈能使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
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木假山记》可以说是
“远能见之近”“小能使之著”的典型。这篇文章从议论始,以议论终,这是宋人以论为记的
特点,本文尤其典型。
二分析课文:
1、请学生来朗读第一节。教师帮助学生疏通课文中的词语意思。
2、第一节:由木之“幸”与“不幸”谈起,联系到写木假山。
讨论:树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许多不幸都遭遇到哪些幸与不幸?
明确:1)不幸-----“或蘖而殇,或拱而夭”“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
漂,或破折,或腐”。
2)幸运---“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而成为了木假山,
被“好事者取去”,得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远离险恶的环
| |
| 标题: |
《木假山记》教案2 |
| 文件大小: |
6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