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课文练习 >>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3-14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梭                 气冲xiāo           汉  胆qiè             
山涧               帘栊            
2、释义 
雪练                                            
霄汉                                           
飞红                                           
3、填空 
(1)             ,               。睛雪飞滩。 
(2)春山暖日和风,             ,               。 
(3)乔吉,字               有               ;白朴,字           ,号         ,有                   等作品。 
二、阅读鉴赏 
阅读《重观瀑布》,完成下列的问题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4、对这首元曲文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机:天上的织机。月梭:以月牙儿作为天机的梭子。天头两句把瀑布比作天上织女织成的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 
B.露华:晶莹的露珠。这句话的意思是,瀑布飞沫飘落在人身上,如天降冰丝甘露,游人感到寒气逼人而觉得衣服单薄了。 
C.白虹饮涧:活用“饮虹涧”的传说记载,绘声绘色,令人遐思。 
D.诗末把飞瀑飞泻比喻成“玉龙下山”,不乏晴天还是下雨飘雪天,水势都很猛。 
5、对这首元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曲自远而近从几个不同角度描绘瀑布,联想丰富,用语精巧。 
B.作者从前人把瀑布比作“银河”“白练”的佳句中得到启发,造出“天机”“月梭”等词语,把瀑布想象成银河边织女抖落下来的白练,借鉴中创新出奇。 
C.本曲意境深邃;磅礴奔流、寒气逼人的瀑布震撼了作者的心灵,引起作者对大自然肃然起敬的赞叹和对受冻馁之苦的百姓的同情。 
D.曲末以三个连续比喻句描绘瀑布的摇曳多姿、壮丽奇谲的景象。 
阅读《双调•水仙子  寻梅》(乔吉),完成下列问题。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6、全诗八句,按作者的思路可分为三节,三节的内容依次是       、      、     。 
7、围绕“寻梅”这件事,作者用“           ”写时间之长,“           ”、“    
        ”写寻梅之勤,用“        ”、“        ”写寻梅之艰。这就为下文找到梅花的惊喜欢欣作好了铺垫。 
8、结尾“淡月昏黄”一句有什么作用?这支曲子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然后回答问题。 
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9、    这首小令自然地熔铸前人诗文中的情愫与画意,写出了洞庭湖秋天的湖光山色,请举例说明。 
10、请描述“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的意境。 
11、为什么说“在这首小令中时间是动态的”?  
参考答案: 
1、suō;霄;怯;jiàn  long 
2、雪练,曲中喻瀑布; 
霄汉: 云霄与银河。喻天空极高处。 
飞红:飞花            
3、(1)略。 
(2)略。 
(3)梦符;《乔梦符散曲》;太素;兰谷;《墙头马上》 
4、D(大睛天瀑布似雪) 
5、C(末涉及对冻馁百姓的同情) 
6、寻梅、遇梅、赞梅。 
7、“冬前冬后”;“溪南溪北”、“树头树底”;“几村庄”、“两履霜”   
8、不仅点明诗人找到梅花的时间,而且化用了宋代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突出了梅花的风神,与开头孤山寻梅前后呼应,笔法极其绵密。第二问:通篇写梅,但不用一个“梅”字,却使人时时感到梅的存在。写孤山寻梅,孤山是诗人林逋隐居的地方,宋时遍植梅花,提起孤山,人们马上想到梅花;第二节写冷香,写“缟袂绡裳”,是写梅花洁白幽香的神形;至于最后的三个典故,更是咏梅所常用。这种写法巧妙别致,足见诗人构思的艺术匠心。 
9、(示例1)首句从李白《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化用而来,写出了秋天洞庭湖边山景的雄奇壮美。 
   (示例2)第二句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化用而来,描绘出傍晚时分一个旷远的背景,在这水山一色中点缀以红霞、野鸭,构成色彩明丽的画面。残霞将尽,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 
10、山,连绵不绝;水,无穷无尽;山、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气象阔大,意境飞动 
11、要点:“落残霞孤鹜齐飞“,言黄昏景观;“夜静云帆月影低”,“月影低”说明月亮已挂在天上,这是月夜之景。时间由黄昏流向夜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自然选择的证明》课后练习
《登快阁》同步练习
《客至》同步练习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练习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练习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知识点梳理练习
《兰亭集序》习题精选
《桥边的老人》过关检测题
《浙东学术》检测练习题
《沙之书》课外阅读练习
《沙之书》同步练习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同步练习
《素芭》同步练习
《过小孤山大孤山》过关提问及练习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练习
《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命名记》测试练习
《命名记》练习题
《这思考的窑洞》同步练习
《草原藏香》同步练习
《鸿门宴》专项练习题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同步练习
《寒风吹彻》同步练习
《论快乐》同步练习
《论趣》同步练习
《也许——葬歌》《一个小农家的暮》《秋歌——给暖暖》《妈妈》练习题
《井》《春》《无题》《川江号子》同步练习
《天狗》练习题
《捉不住的鼬鼠》《美》同步练习
《新纪元》同步练习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原文阅读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ppt课件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