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7-12


  《唐诗宋词元曲-23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1.作者简介

乔吉(约1275—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一生无意仕进,以“江湖状元”自居,既是隐士,也是浪子,倚红偎翠,蕴藉风流,博学多能,以散曲名。其论散曲结构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 (见陶宗仪《辍耕录》卷八)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常与张可久并提而成就过之,被称为元代“曲家翘楚”。今存曲小令213,套数10。

乔吉散曲写得最好的是咏物写景、抒怀遣兴一类,后人评其曲说“句句用俗,而不失之文”,言下之意是说其曲语言上将“文”与“俗”融为一体,这确实是乔吉散曲的一大特色。

2.基本阅读

这首小令以奇思妙想,再现雄浑壮观的瀑布景象。(主旨)

“天机织罢月梭闲”:把瀑布说成织女织就的白练,比喻极为奇特。“罢”和“闲”均为织就之意。

“石壁高垂雪练寒”:写瀑布依托的对象是壁立千仞的石崖。高垂,写瀑布高居壁顶飞流直下。雪练,写瀑布的颜色像一匹雪白的飘绢。寒,写出由“雪”而生的冷感。仅仅“石壁”一句,已极其生动地描画出瀑布的全貌。

“冰丝带雨悬霄汉”:承“高垂”二字,从不同的空间视角对瀑布进行描画:它犹如悬挂在高空的冰丝和雨阵。

“露华凉,人怯衣单”:承前面的“寒”字,说明“寒”的因由和作者的切身感受。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用三个比喻,把瀑布的气势神形极为壮观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3.鉴赏要点

运用比喻手法写瀑布之壮观。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原因之一是比喻艺术极为高超。‘‘雪练”、“冰丝”、“带雨”、“露华”是借喻,“白虹”、“玉龙”、“晴雪”是明喻。

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既描画出瀑布的动态,也写出它的静态,还写出它的色相。更为难得的是写出它流走飞动的神韵。由于多种比喻效果的产生,虽然曲中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观韵味却极为生动地表现出来。有人称乔吉是曲家之李白,如果从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看确实相类。

4.相关资料

本曲写瀑布,曰“重观”,是因为前已有同调《乐清白鹤寺瀑布》之作。作者曲作善用比喻,其比喻之奇特可谓落想天外,把瀑布说成织女织就的白练,写其高、写其色,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给人的感受。末三句一连三个比喻构成鼎足对,把瀑布之形态、气势表现得穷形尽相,表现了奇诡绚丽、气势飞动的特色。

  (张燕瑾、黄克《新选元曲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越调·天净沙】  春

1.作者简介

白朴(1226—1306),名朴,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生于开封,后定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华,官至金枢密院判官、右司郎中。白朴7岁时,寄养于元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家,好问待之如亲子。白朴为学甚勤,颇得元好问称赏。36岁时,史天泽迁中书右丞相,力荐白朴于朝,白朴“再三逊谢,栖迟衡门,视荣利薄如也”。  (王博文《天籁集序》)于是终身不仕,一生过着优游阀居生活,交流者均一时公卿名流。其散曲或清丽典雅,或通俗活泼,不拘一格,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诗文多不存,词作有《天籁集》传世,杂剧有《梧桐雨》、《墙头马上》二种。散曲今存小令37,套数4。

2.基本解读

此曲仅用28个字就描画了14幅春天实景,从而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绚丽多姿的“春景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主旨)

“和风”:从远景开笔,以翠绿的“山”,温暖的“日”,和煦的“风”展示“春天”的大环境。

“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从近景着眼,写庭院人家的春景:庭院里有栏杆楼房,楼阁上珠帘锦绣;院子里还有刚刚吐翠的杨柳,秋千在春风吹拂中自然摆动。这显然是“春山暖日和风”大背景下的具体描画。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是写院外景色。逗人喜爱的小莺小燕在春风中自由飞翔,还发出阵阵欢叫声;小桥底下的潺潺流水,水上漂荡着红色的落花。莺歌、燕舞、流水、飞红,与前面的景色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一幅诗意浓郁的春景图。

3.鉴赏要点

这首小令没有华丽的辞藻,几乎全是白描。重点在于把握“春景图”的构图艺术。

首句是广阔的春天背景,二三句写大背景衬托下的人家,但并非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写“小桥流水人家”里的那户小小的独户之家,而是一个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大院人家。在这院子里有别致的栏杆,雅致的楼阁,可凭窗远眺的帘栊,吐翠的杨柳,摆动的秋千,似乎让人听见大院中少女嬉戏的笑语欢声。二三句的这种描绘,可谓结构中的主体,犹如文章中的“猪肚”,它使读者感悟到春光图里的主人公不是自然景色,而是活跃的人家。

有了如上所见的“背景”和“主体”还不完整,也不完美。最后一句写“氛围”,以院外大自然的景色(莺啼燕舞,小桥流水飞红)入曲,殷实的大院就显得更加和谐与春意盎然了。

短短篇幅,精辟文字,能结构出如此完美的图景,《春》实是不可多得的小令精品。

4.相关资料

白朴的散曲不仅内容丰富,多格并存,且语言圆熟,亦雅亦俗,各得其宜。其雅者雅而不晦,丽而不靡;其俗者俗而不鄙,质而不野;是将雅化的诗词之语以曲趣陶冶而获得成功的范例。

    (赵义山《元散曲通论》,巴蜀书社1993年版)



※[鉴赏·探究]讲解

1.第一题

命题意图:提高赏析诗词曲能力。

参考答案:这道题的思考空间相当开阔。针对题中任何一个具体向题(如由远而近、比喻奇妙、夸张惊人、动静有致、春意盎然等)都可以从作品中找到相应的词句分别进行赏析。

如对《重观瀑布》“夸张惊人”的赏析。其具体词句是“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元曲鉴赏辞典》在赏析这两句时如此说:“冰丝带雨悬霄汉”句,承上启下:绢由丝织成,“冰丝”因“雪练”引出,“悬霄汉”与“天机”、“高垂”相关合;“带雨”,逗出下一句“几千年晒未干”。作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仿佛看到了眼前的瀑布不只是从天上流到地下,而且还是从远古流向今天。“几千年”三字,一下子打通历史与现实,使作品又具有极为悠远的时间跨度。

2.第二题

命题意图: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比较方法,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比较两篇作品表现手法的异同,最重要的是要找准切合作品实际的“可比点”。

《重观瀑布》与《望庐山瀑布》在表现手法方面都运用雄奇般的浪漫主义手法,于是选景和立意均体现奇特的夸张和想象,如乔吉的“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外,乔吉的“石壁高垂”与李白的“挂前川”的描写方法也很相像。不同处在于:乔吉以散曲形式表现,李白以七言绝句形式表现。《重观瀑布》的描写空间较《望庐山瀑布》自由,于是可以用“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这种连续的比喻(实为博喻)。而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表现极为凝练,于精粹凝练中突显雄奇瑰丽成为此诗的特点。此外,李白毕竟是“诗仙”,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泰斗,他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但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字字铿锵,惊人魂魄,成为千古绝唱。总之,在表现手法方面,两篇作品同有奇特的想象,同有恰当的比喻,同有极度的夸张,但《望庐山瀑布》更凝练惊人,《重观瀑布》较细腻生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原文阅读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同步练习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ppt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