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3
作者:zhuzhaowandai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04


作者:zhuzhaowandai
作者EMAIL:11111111111@yahoo.com

课   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1
德育
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智育
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之处。
美育
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
教学重点
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教学关键
了解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课 型
 
教学方法
理解  分析  掌握
教 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中国的汉语自远古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和民族的交流融合,其词汇和语音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很大的演变。正是这种发展和演变,使得汉语这一看似古板呆滞的东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我们的民族语言常用常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
汉字结构的方法中,以形声造字和方法最常用,因而形声字也为最多。    李白的《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上这几首诗,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我们是否可判断出,这个“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huai”呢?
二、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B.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不欺骗我)
2、句式的变化
陈胜者,阳城人也。
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一、汉语语音的演变              二、语法的变化
 
 
课后记事
 
应把握好三个意识:第一,应用意识;第二,整合意识;第三,实践意识。
 
课   题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2
德育
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智育
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之处。
美育
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
教学重点
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教学关键
了解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课 型
 
教学方法
理解  分析  掌握
教 具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三、汉语词语的演变
1、  词语的词形变化
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2、词语的词义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3、词语的消长变化
  (1)社会生活方面:
“和谐社会”、“小康生活”、 “三个代表”、“三农问题”、“保先教育”、 “白领、个税改革”等。
(2)网络用语方面:
(3)科学技术方面:
    如:“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等。
     此外,还有与人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医学方面,也出现了众多的新词“非典”、“禽流感”等,也是一时炙热。
(4)国际用词方面:
    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有“六方会谈”、“反恐”等。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如新的城市名称。
4、词语的替换变化
(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 (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 “目”——“眼”,“口”——“嘴”,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三、汉语词语的演变
 
 
课后记事
 
根据“三个意识”的内容,侧重于整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资料
第二节《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资料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4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练习题
《古今异义》ppt课件
《古今言殊——汉语的演变》ppt课件4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ppt课件3
语言文字应用《古今言殊》ppt课件2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ppt课件1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学设计2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