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绝唱》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7-10


〈绝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高超的写作技巧:用文字表现声音
[教学难点]通感的运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设想]课堂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讨论分析课文,领悟作者如何用文字表现声音。第二板块:欣赏诸多文学作品中如何用文字表现声音。第三板快:拓展写作

一、导入:
▲播放京韵大鼓。
▲大家听了这段京韵大鼓有什么感受?
(生可能答:不好听:闹,听不懂
好听:节奏感强    )
▲谁能来描写一下?
(生可能答:语调铿锵,给人一种慷慨激昂的感觉
那“咚,咚 ,咚”的鼓点敲得人心砰砰地跟着跃动起来)
▲我们来看看晚清一位作家刘鄂在《老残游记》这部书中为我们描写的一段大鼓书。
[板书课题]     绝唱            刘鄂

二、速读课文:
▲课文中重点描写的是一段什么声音?主角是谁?
          绝唱
王小玉  ∕      ﹨ 大鼓书
▲找出具体描写王小玉说书的段落,大声朗读
▲请一位同学朗读。
提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最好能把我们带入那种艺术氛围之中……

三、第一板块:讨论分析课文
▲这段好不好?(故意使用一个很模糊的“这段”)
▲是王小玉唱得好?刘鄂写得好?还是**同学读得好?
▲**同学读得好,好在哪里?
(吐字清晰,高低错落,与意境相合)
▲王小玉唱得好,好在哪里?给你什么感受?
(高低宛转,能唱得特别高,也能低回曲折;能同时发出多种声音;让人听了舒畅,熨贴)
▲咱们并没有听过呀,怎么知道的呢?
(庆幸有这么一位作者,用文字记录下这段演唱,给我们无穷想象。)

师:本来音乐形象就是难以捕捉的,运用语言把诉诸听觉的东西变成用视觉感受的语言形象就更加困难,可是,刘鄂却把白妞的演唱刻画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既然同学们都说好,那么背起来一定很快了,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二分钟时间,比比看能背多少句。
▲比赛背诵,同时谈谈你觉得这句好在哪里。
师示范:
背诵:“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这句写王小玉的演唱给人的感受,把抽象的感觉具体化,写出了熨贴,舒畅的心灵体验。
生背、说:
①“……像一根钢针抛入天际”
——比喻突发曲声的高亢激越。
②“于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喻声音愈拔愈高,声声高起,反复出奇,让人意想不到
③“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喻声音的转折回环
④“一个声音发出,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喻声音又突然发出,及无数声音同时发出的嘹亮,繁复,使人迷乱
⑤“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
——喻声音缭乱众多

师强调:这段写声音,作者全用比喻,使抽象之物具体化;使陌生之声熟悉化。
(点击课件出板书)                                妙境                   像吃了人参果
            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情景
   比喻      陡然一落千回百折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旋穿插  
            声音发出又扬起        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进一步启发:同学们看看,这些比喻与我们平时所见之比喻有什么不同?
本体      声音     ————(听觉感受)
喻体      物象     ————(视觉感受)
喻体      味道     ————(味觉感觉)
师解说:将人的各种感觉沟通起来,以视觉写听觉,以味觉写听觉,以视觉写嗅觉……在修辞中叫“通感”
提示:在本册中我们见识过吗?
(宗璞《紫藤萝瀑布》中“在这浅紫色的芳香中”)
引述:“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钱钟书
        (点击课件出板书)
                                                  味觉
   通感         听觉                              视觉 
嗅觉
师小结:从以上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写声的一些方法:①以声写声;②以比喻写声;③以通感写声

四、第二板块:欣赏
▲其实,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对声音都有丰富细腻的描写,把声音表现得活灵活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来欣赏三段。
●多媒体播放涨潮图景,及潮音。老师朗读。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啼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师简评:此段出自鲁彦《听潮》,段中列举出多种与海潮声相似的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给未听过潮音的读者以真切的体验。这是以声写声。
●多媒体播放白居易《琵琶行》视频资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师简评:作者把大(粗)弦弹奏的粗重急骤的琴音比作“急雨”;把小(细)弦弹出的轻柔清脆的琴音比作“私语”;把琴音的激越高昂比作“银瓶乍破”“铁骑奔突”“刀枪和鸣”。这是以比喻写声。
●多媒体播放落潮图景,及潮音。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
  师简评:作者将声音给人的轻柔缥缈,若有若无的感觉与“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视觉感受相通;又将声音给人的温馨浪漫怡人的感觉比作“情人的蜜语”;它又与“芳醇”的嗅觉感受相通。这是以通感写声。

五、第三板块:拓展运用
链接http://www.flash8.net/flash.aspx?id=9174
听钢琴曲《秋日私语》,学写一段文字描写这首曲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绝唱》教学反思
《绝唱》阅读练习及答案
《绝唱》表格式导学案
《绝唱》导学案
《绝唱》学案
《绝唱》说课稿
《绝唱》同步练习
刘鹗《绝唱》原文阅读
《绝唱》课堂实录
鲁教版《绝唱》教案4
《绝唱》教案3
《绝唱》教案1
《绝唱》课件4
《绝唱》课件3
《绝唱》课件2
《绝唱》flash课件1
《绝唱》课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