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小说家谈小说》教案4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13


 小说家谈小说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 、阅读 《 百合花 》 ,简述故事的情节。
 3 、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和感受。
二、教学课时: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如何阅读小说:
小说阅读法特指根据小说的体裁特点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
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
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
读小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
从三个方面入手: 1 、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
人物形象的特征; 2 、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 、思考
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
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
想)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
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
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分析环境
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起,当然,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
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以后再进行。
以上各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的具体情况
(如阅读目的、时间、水平等),可以有所侧重。
二、学习 《 百合花 》 :
(一)整体感知,掌握小说的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1 、简单的故事情节: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中的“原来是文
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讯员,他的腼腆和害
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然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
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
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
2 、本文的主题: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
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
水情。小说表现出的主题,有它独特的风格。通讯员和新媳妇之所以成为栩栩如生的
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我们人,他们不一定“高、大、全”但却使
我们倍感亲切动人 , 具有艺术的感染力。正如茹志娟同志所说:“我也相信自己作品
里虽然不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 也不是高大完美、叱咤风云的英雄,但他们都
是实在的 , 从各自的起点迈步向前 …… ,他们自命不凡,是一些一步一步走在革
命队伍行列中的人”。

 第二课时  

(二)细读课文,理解本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1 、小通讯
员的形象:首先,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开始,从“我”去前沿
包扎所而引出通讯员 . ,当初,“我”对通讯员并因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而
对他“生起气来”,进而,对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感到好奇,并且对
当我与通讯员通过艰难而有趣的对话,便对他“越加亲热起来”;当通讯员和“我”一
起把被子借来之后,“我”已“从心底上的小同乡”;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
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待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我强人着

水”,“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随着这些情节的步步发展,“我”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
着变化,通讯员的性格也在不断“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
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错误的精神;从
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正像茅盾在评这篇小说时谈到,这篇
小说“人物的形象是由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的清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2 、新媳妇的形象:
 另一个人物是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
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
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爱的嫁妆
敬献出来。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 ? 第一件事:对那作为新
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
收殓遗体。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
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
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
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
对解放军的热爱。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深入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
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三)探究文章是如何使用细节描写的。
 大量生动的细节描写 , 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 栩栩如生。 
? 读完 《 百合花 》 这篇小说,通讯员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
,举手投足,却仿佛历历在目,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特的人物性格,还得益于许多典型细
节描写,尤其是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特别是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是我看到的;第三次“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块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再如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而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抚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另外,百合花被子,新媳妇的五次笑,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等也是本文典型的细节。有些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例如: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又如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第三课时

一、继续探讨小说 《 百合花 》 :
(四)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 …… 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 …… 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五)本文的写作特色:对比手法富有诗意。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剧烈冲突。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尸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洒满“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加完美也划上了诗意的句号。
二、在了解了小说 《 百合花 》 的基础上,阅读茅盾的这篇评论。
茅盾的 《 简单的故事 ? 精致的情节 》 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论这篇小说的?
文章第一段先概括情节,然后概括作品“清新、俊逸”的风格。
第二段明确评论的重点: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第三段说明作品通过发展的细节,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精神世界。
第四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五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描写使情节一气贯通。
第六段概括写阅读作品的感受,并概括作品的特点。
三、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1 、小说的结尾,描写新媳妇为牺牲的战士细细密密地缝着衣服上的破洞,并盖上她惟一的嫁妆 —— 全新的百合花被子,这让文有关的细节:新媳妇起初舍不得借被子,小战士刮破了衣服却死活不让新媳妇缝补,战士给我两个馒头开饭,新媳妇在包扎所的忸怩的惭愧羞涩……借助这些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我们不难读出少妇平静外表下内心翻腾的情感波澜:对起初不借被子的懊恼,对先前忸怩的精神的崇敬 …… 这个极富艺术张力的细节描写折射出少妇纯洁而又美好的心灵,这种人性美对读者的心灵也造成了强烈的冲上的共鸣。
 2 、通讯员步枪筒里原来插着树枝,在完成护送任务后,枪筒里“又多了一支野菊花”,从一个侧面写出了青年的情趣。“两次出现,第一次是通讯员把它送给我,表现出对战友的关心;第二次出现是在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间触到了它,引发读者军衣上的破洞是通讯员在女性面前“慌慌张张”造成的,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有了这个破洞,新媳妇中认出了他,也才有为牺牲了的他缝军衣的感人场面。百合花被子是小说的情节的纽带:有了它,就有办法把两位人物联系到一起所,表现出新媳妇的觉悟,因为她只有这一条被子;把他盖在烈士身上,表现出新媳妇对牺牲者的崇敬和爱戴。
 3 、新媳妇的话少,和她的性格有关系,也和她是“新媳妇”有关。在借被子时反复写她笑而不言,羞涩而可爱;补军衣一节严而圣洁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小说家谈小说》练习题
《小说家谈小说》教案6
《小说家谈小说》ppt课件6
《小说家谈小说》表格式教案
《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小说家谈小说》表格式教案(2课时)
《小说家谈小说》学案
《小说家谈小说》互动学案
《小说家谈小说》课文阅读
茹志鹃《百合花》小说阅读
《小说家谈小说》讲学稿
《小说家谈小说》讲学稿及练习
《小说家谈小说》教案5
《小说家谈小说》教案3
《小说家谈小说》ppt课件5
《小说家谈小说》ppt课件4
《小说家谈小说》同步练习
《小说家谈小说》ppt课件3
《小说家谈小说》ppt课件2
《小说家谈小说》ppt课件1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2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