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18


  故事三则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蒙袂(  )辑屦(  ) 以待饥者而食(  )之  众争取啖(  )之
2.解释加点的词。
⑴若以与我(与:  )
⑵黔敖左奉食(奉:  )
⑶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坐:  )
⑷非其有而取之(其:  )
3.辨析各组词的意义。
⑴以:以示玉人(        )  玉人以为宝也(  )
⑵食:黔敖为食于路(  )  以待饥者而食之(  )
⑶有:不若人有其宝(  )  非其有而取之(  )
⑷若: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  不若人有其宝(  )
4.这三则故事各有什么意义?
《人有其宝》:
《嗟来之食》:
《许仲平义不苟取》:
5.常识填空: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       所作,全称《   》,《礼记》是    家经典之一。
6.三则故事有一个相同点,即都描写了古人        ,如何让你选择一个事例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你选择哪一个事例?

读选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微与:不必这样)!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7、简述第一段的大意。

8、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⑴齐大饥(大:  )
⑵予唯不食(食:  )嗟来之食(食:  )
10、写出下列句中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⑴从而谢焉  谢:古义    今义   
⑵以至于斯也  至于:古义    今义   
11、选择正确的译句:
⑴黔敖为食于路(  )
A、黔敖在道路上准备好施舍的食品。
B、黔敖把施舍的食品放在道路上。
C、黔敖在道路上施舍的食品。
D、黔敖在路旁准备了施舍的食品。
⑵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
A、于是他向他表示感谢,最终不吃而死去。
B、于是拒绝了施舍,最终没有吃。
C、于是向他告辞,最终不吃而饿死。
D、于是拒绝了黔敖的施舍,最终不吃食物而饿死了。
12.试着翻译曾子的话。

13.你同意曾子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第二部分:
    约不可失(2004年无锡试题)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期:          )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雨:        )
③公将焉之(之:       )
④岂可不一会期哉(岂:       )
15.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17.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             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部分:
18.填入下面文字中画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005年四川广安试题)
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    着一    慈善家的面孔,    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那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A、堆  幅  呐喊  B、带  负  吩咐
C、摆  副  吆喝  D、装  付  嘟哝
19.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5年山东高青试题)
麦苗在霜冻时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  ①  ,  ②  ,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A.①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
B.①穿老羊皮背心,着大靸鞋,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上山梁,绕山嘴,爬高高的梯田,
C.①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
D.①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着大鞋,穿老羊皮背心,②爬高高的梯田,上山梁,绕山嘴,
20.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2005年福建龙岩试题)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       。
(2)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社戏》作业设计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练习3
《昆虫记》阅读练习汇编(7份)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练习题
《李凭箜篌引》同步训练
《饮酒》同步练习
《昆虫记》检测试卷
晏殊《浣溪沙》欧阳修《采桑子》练习题
《野望》同步训练
《红星照耀中国》检测试卷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鉴赏及练习题
《三峡》测试题
《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1-12)
《梁甫行》练习题
《庭中有奇树》同步练习2
《赠从弟(其二)》同步训练
《三峡》限时反馈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周亚夫军细柳》检测练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背影》同步练习2
李清照《渔家傲》练习汇编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练习试题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2
《富贵不能淫》练习2
《昆明的雨》同步练习2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2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教学设计2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导学案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同步练习2
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鄂教版故事三则(人有其宝,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