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2-0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4、“得道”与否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7、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全文的中心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用课文词语回答)
2、联系全文,在文中起过渡(或:承上启下) 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选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5、选文中用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这六个人物及事例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富贵不能淫》
1.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对“大丈夫”是如何要求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大丈夫应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x课件(1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x课件(4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复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2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6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3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2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教案1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1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小测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