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乔秀清《荷花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乔秀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4-25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荷花雨
乔秀清
荷花盛开的季节,风儿轻轻吹,荷花频频摇,荷叶翩翩舞。伴随着沉闷的雷声,雨,由缓到急,由小到大,噼里啪啦地落下来。雨滴打在荷叶上,像万斛珍珠撒落,跳跃着,滚动着,带着淡淡的荷香,这就是冀中平原上的荷花雨。家乡夏季的荷花雨比起南方的芭蕉雨,别有一番韵味。
是的,我喜欢桃花雨的浪漫,“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我喜欢杏花雨的缠绵,“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喜欢清明雨的忧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更喜欢荷花雨的神韵,蕴含着一种热烈的美、磅礴的美、神奇的美!这些年走南闯北,我曾泛舟于白洋淀、衡水湖、武汉的东湖和南戴河海滨,幸遇那里的荷花雨,但我最初见到荷花雨是在我的家乡,那景象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
外婆家往北几十米的村边有一个好大的清水塘,每年夏季,清水塘的荷花开了,粉的、红的、白的,仰天绽放,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犹如亭亭玉立的仙女,让人流连忘返。每次到外婆家,总是要住上几日,我便跟着表哥玩,自然要到清水塘边观赏荷花。
记得那年夏天,冀中平原天旱不雨,白天火球似的太阳烤得大地发烫,我们这些光着腚到处跑的男孩子,小脚丫儿被烫得火烧火燎的,巴不得跳进清水塘扎几个猛子才过瘾呢。烈日下,村里的大人和孩子都无精打采,猫儿狗儿躲在阴凉处眯着眼睛打盹儿,地里的庄稼都晒蔫了,绿色的蝈蝈趴在高粱或苞谷的叶子上嘶哑地鸣叫着。这当儿,我们都盼着一场荷花雨,把太阳浇得湿漉漉的,把大地灌得雨淋淋的,把庄稼洗得绿油油的。人和庄稼都应该像雨中荷花那么鲜活,那么精神。
“明儿我带你去外婆家。”母亲对我说。“太好啦!我要跟表哥去清水塘游泳。”我高兴得直蹦高儿。
翌日清晨,我跟随母亲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到达外婆家所在的谷家左村。村西北角那个清水塘,荷花开得正艳,那迷人的花色仿佛使我进入瑶池仙境。中午,随便扒拉了几口饭,我便跟表哥去清水塘游泳了。
说实在话,我只会狗刨和仰游,比旱鸭子强不了多少。看到清水塘东隅那一片美丽的荷花,我独自游了过去,想采几朵荷花献给我的母亲。我知道母亲喜欢荷花,眼瞅着她画过荷花,那么专注,那么细致。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可是她画的荷花雍容典雅,一点也不俗气。可是,我不知道那是深水区,没采到荷花,却沉入水底,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的水。谢天谢地,表哥把我救上岸,肚子里的水还没完全吐出来,就听到几声响雷,瓢泼大雨倾泻而下。雨滴落在水面,清水塘荡起一个又一个圆圈儿,雨洗荷花更娇艳,荷叶上的雨滴晶莹剔透,荷香在雨中弥漫开来。嗬,这突如其来的荷花雨,把表哥和我都浇成了落汤鸡。
回到家,母亲没有责怪我俩,反而安慰说:“没有荷花绽放,就没有醉人芳香,没有风风雨雨,就没有七色彩虹。你们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就应该像荷花雨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滋润大地。”
我盼望表哥早日成家,娶个漂亮媳妇,没承想,他毅然参军,去了首都北京。母亲时常提醒父亲给表哥写信,问寒问暖,鼓励他不断进步。每年母亲都会给表哥寄去花生红枣之类的土特产,让他感受家乡亲人的深情厚谊。听说表哥在部队入了党,又立了功,我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那年,表哥从部队回家探亲,在新华书店工作的父亲把一块进口手表赠送给表哥,母亲叮嘱他的话没完没了。抗战时期我的父母都是村里的干部,他们把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送往抗日前线,而今表哥穿上绿军装,他们怎能不高兴!
或许是受到表哥的影响,1964年冬季,正在读高中的我也报名参军了。离开家乡前,母亲到五里外的东黄城商店精心挑选了一个搪瓷洗脸盆,盆内有荷花金鱼的图案,煞是好看。
我带上母亲送给我的洗脸盆,从繁华闹市到崇山峻岭,从长城脚下到黄河之滨,辗转千里。每天早晨和黄昏,透过一盆清水,凝视着洗脸盆里的荷花,我都想起慈祥的母亲。身在军营,思念悠悠,每天我都能嗅到醉人的荷花香。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和表哥每次见面,都会谈起母亲,彼此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美丽的荷花是母亲的化身,飘洒的荷花雨是母亲的深情,点点滴滴,打湿了漫长的岁月和绿色的军衣……
荷花亭亭玉立,或笑脸盛开,或含苞待放。望荷怀乡,见荷思母。母亲离开我多年了,我觉得她像一轮明月高悬在我的心间,她的爱如荷花雨般沐浴着我的全身,也洗涤着我的灵魂。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既有长短句式的结合,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也有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语言具有节奏感,生动形象。
B.作品写冀中平原的旱象,意在反衬荷花雨带来的生机;而“落汤鸡”等描写,则烘托了荷花雨的热烈和磅礴。
C.作品以荷花雨为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主要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形式灵活。
D.作品写表哥和“我”参军,紧承母亲关于“应该像荷花雨一样”做人的教诲,实际是写母亲对表哥和我的影响。
8.请简要分析文中第二段引用古诗词名句的作用。
9.作者为什么说“美丽的荷花是母亲的化身,飘洒的荷花雨是母亲的深情”?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答案:

7.C 
8.①内容上,三处引用诗句分别说明了桃花雨浪漫、杏花雨缠绵、清明雨忧伤的特点,与后文作者喜欢的“荷花雨”形成对比,突出荷花雨的神韵。②表达效果上,引用诗句凝练,增强文采,彰显文章底蕴。同时,增强句子的生动性,增添感染力,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 
9.①以花喻人。母亲喜欢荷花,虽然她文化水平不高,但她画的荷花雍容典雅,一点也不俗气,荷花象征了着母亲真、善、美的品质。②母亲具有荷花雨的精神。母亲是抗日时期的村干部,她有博大的爱国情怀,把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送往抗日前线,践行着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滋润大地的理想。③母亲的爱如荷花雨一样纯洁无私。母亲借荷花雨来鼓励、教育“我”和表哥,母亲的爱如荷花雨般沐浴着“我”的全身,洗涤着“我”的灵魂,母亲对表哥也同样倾注着无私的关爱。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主要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错误。文章主要运用了抒情、记叙的表达方式,有少量议论。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从“我喜欢桃花雨的浪漫,‘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可知,第一处引用诗句说明了桃花雨具有浪漫的特点;从“我喜欢杏花雨的缠绵,‘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可知,第二处引用诗句说明了杏花雨具有缠绵的特点;从“我喜欢清明雨的忧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知,第三处引用诗句说明了清明雨具有忧伤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这三处引用诗句展示了桃花雨浪漫、杏花雨缠绵、清明雨忧伤的特点,这与后文作者喜欢的“荷花雨”的奔放热烈的特点形成了对比,突出赞美了荷花雨象征的奉献精神——“应该像荷花雨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滋润大地”。 
从表达效果上看,引用诗句可使语言精炼,增强文采,增强形象性,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同时,引用诗句还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达到推陈出新、启人心智的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更有利于作者的表情达意。 
9.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 
从“我知道母亲喜欢荷花,眼瞅着她画过荷花,那么专注,那么细致。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可是她画的荷花雍容典雅,一点也不俗气”可知,文中以荷花比喻母亲,荷花象征了母亲真挚善良高洁的品质。 
从“抗战时期我的父母都是村里的干部,他们把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送往抗日前线”“应该像荷花雨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滋润大地”可知,母亲具有荷花雨的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她把表哥、“我”和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送去当兵,践行着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滋润大地的理想。 
从“母亲没有责怪我俩,反而安慰说:‘没有荷花绽放,就没有醉人芳香,没有风风雨雨,就没有七色彩虹。你们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就应该像荷花雨一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滋润大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和表哥每次见面,都会谈起母亲,彼此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美丽的荷花是母亲的化身,飘洒的荷花雨是母亲的深情”可知,母亲的爱如荷花雨一样纯洁无私。母亲借荷花雨来鼓励、教育“我”和表哥,让我们经历了“荷花雨”一般的爱护和洗礼,所以我们彼此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美丽的荷花是母亲的化身,飘洒的荷花雨是母亲的深情”。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