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安晓斯《硪工号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安晓斯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3-16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硪工号子
安晓斯
晨光熹微,春风骀荡。黄河老田庵控导工程大坝,轮椅上的黄波涛老人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目光炯炯地望着眼前波光粼粼的黄河。老人仿佛听到了古老黄河的咆哮声,仿佛看到了千军万马抢险的场面,仿佛听到了抛石打桩的吭唷声。老人的耳边,陡然响起那昂扬厚重的“硪工号子”。
往事,记忆犹新。
……
险情突发。决堤口汪洋恣肆。
抢险。堵口。黄波涛和河工们挺身跃入浑浊的黄水中,手挽手构建人墙,捆抛柳石枕、推掷铅丝石笼,阻挡洪水。
刺眼的阳光扑打着澎湃汹涌的黄河水。堤外,有万千百姓,有万顷良田。
抢筑埽坝。身为黄河工程队队长的黄波涛,迅速带领河工们打桩、拉绳。桩为两米长的柳木、榆木,下部削成三棱形桩尖,绳为苘麻做成的核桃绳、六丈绳、八丈绳。他们在堤坝处打桩,依托薪柴土石,用桩绳紧密联结,筑牢埽坝。赤裸着上身的黄波涛,紧握重约9公斤的槐木手柄铁油锤,举锤高过头顶,猛打桩顶,随着落锤时短促有力的“欸”声,一根根木桩被砸入堤坝。手硪队8名河工挺起重约40公斤的圆柱形铁硪,伴随着铿锵顿挫的“硪工号子”,精准砸桩。
谁都知道洪水无情。生死,就在一瞬间。
黄水滚滚,湍急凶猛。河工们捆枕、推枕、推笼、搂厢。回填土方,夯实基础,重筑堤坝。“起硪!”黄波涛一声令下,石硪组迅速分区集结。每组17名河工一起弯腰,绷紧用苎麻或苘麻编制的硪辫,高起石硪,重重地砸向堤坡。险工地段传出“咚、咚”的声响,“硪工号子”在黄河回荡。
日落昆仑黑了天,鸟投树林虎登山。
行路客人住了店,千家万户把门关。
灯火通明白如昼,抢险堵口战犹酣。
……
黄河岸边长大的黄波涛,14岁就报名参加黄河抢险队。他的家乡武陟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是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腰”。从武陟老田庵控导工程大坝望向南岸,便是郑州桃花峪——黄河近八百里悬河的起点。黄河从此摆脱最后一处山地的束缚,开始在广袤的平原地带“奔腾不息”。黄河自古多洪泛,周期性的泛滥,裹泥带沙,冲刷出广阔而肥沃的冲积平原,也带来一次次洪患劫难。
痴爱黄河,就得摸透黄河的脾气。经历了黄河保合寨抢险、大张庄抢险、花堤坡抢险、花园口抢险的河工黄波涛,在肆虐的洪水中积累了丰富的险工抢险和黄河堵口经验。
大张庄,惊心动魄的抢险。面对脱缰野马般的黄河水,冥思苦索良久的黄波涛豁然开朗。这个关键节点,他发明的“柳石混合滚厢”“柳石混砸”“桥下顺溜抛笼”等著名抢险“绝活儿”,刷新了传统埽工技术。“抛厢!”“河势上提!”“抛石!”“抛柳!”黄波涛的声音嘶哑了,浑浊的河泥裹着汗水,把他塑成黄河上一尊活动雕像。人,岿然不动!水,才顺河东流!紧急时刻,黄波涛和河工们在水中构建的人墙、修筑的埽坝和“柳石混合滚厢”一起,给湍急横流、飞扬跋扈的黄河决口处箍上了一道致命的“金箍咒”。
抢筑埽坝!打桩、拉绳、捆枕、推枕、捆抛柳石枕、推掷铅丝石笼。河工们回填土方,夯实基础,重筑堤坝。“起硪!”打硪河工们一起弯腰,绷紧硪辫,高起石硪,重重地砸向堤坡。伴随着“咚、咚”的石硪声,“硪工号子”在黄河上空回荡。
黄波涛喊唱的“硪工号子”伴随着施工地点的不同而快速变换。“慢号”“紧急风”“沾地起”“打丁号”“缺把号”“大定刚号”……这些不同的硪号,号词不同,速度不同。声音的变化,决定着石硪的高低与快慢,指导着硪工掌握起落的“火候”,确保拉得高、落得平、打得狠。
大堤筑得高又宽,砸紧土石平又坚。
修建闸门提灌站,治好沙荒压盐碱。
曲折连绵八百里,大海入口到邙山。
黄河两岸变良田,面貌改变全靠咱。
……
花园口,重大抢险!黄波涛和河工们奋勇创下口门进占三天100米的纪录,一举成为黄河上技艺高超、战功赫赫的优秀河工。他发明的“柳石混合滚厢”技术被誉为“风搅雪”,广泛使用于黄河重大抢险中。
时光荏苒,往日记忆如电影般频闪。此时,黄波涛已是90多岁的老人。欣慰的是,祖孙四代都已成为黄河河工。孙子黄志远早已是黄河工程队的队长,延续着他悠长的治黄梦。
今天,电视台要拍摄《黄河记忆》专题片,黄波涛老人应邀出席,再指挥一场传统黄河抢险,再喊一回久违的“硪工号子”。
抢筑埽坝!“河势上提!”“河势下挫!”“柳石混合滚厢!”“柳石混砸!”“桥下顺溜抛笼!”随着黄波涛老人一声令下,500名黄河河工投入紧张的抢险之中。打桩、拉绳、捆枕、推枕。回填土方,夯实基础,重筑堤坝。
大坝上,10盘石硪系着红飘带。“起硪!”黄波涛老人喊出了雄浑高亢、激昂慷慨的“硪工号子”。170名硪工精神抖擞,一起弯腰,绷紧硪辫,高起石硪,重重地砸向堤坡。伴随着“咚、咚”的石硪声,“硪工号子”再度在黄河上空回荡。
黄河黄,黄河长,黄河凶猛最难防。
水来挡,险来抢,固守大堤不受伤。
险工林立赛战场,石料堆积如山岗。
任凭惊涛与骇浪,把守黄河享安康。
……
镜头回放。黄波涛老人的记忆依然清晰,他参与的无数次抢险、堵口工程历历在目:1933年,长垣冯楼堵口。1934年,封丘贯台堵口。1935年,鄄城董庄堵口。……原阳黑石堵口、武陟大樊堵口、郑州花园口堵口。
暮色苍茫,雾岚弥漫奔腾不息的黄河。轮椅上的黄波涛老人紧紧拉着孙子黄志远的手,禁不住潸然泪下……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20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晨光熹微,春风骀荡”开头,以“暮色苍茫,雾岚弥漫奔腾不息的黄河”收尾,通过记叙黄波涛老人一天之内的回忆,涵盖了几十年无数黄河河工舍身抢险的壮阔图景。
B.“硪工号子”能够体现黄河河工的精神风貌,如“灯火通明白如昼,抢险堵口战犹酣”,号词淡化抢险的艰难困苦,“战犹酣”尤其突出了河工与自然战斗,其乐无穷的积极乐观。
C.电视台要拍摄《黄河记忆》专题片,邀请黄波涛老人再指挥一场传统黄河抢险。当今时代也许不再需要传统方式的黄河抢险了,但是黄河抢险的优良传统不能丢,也不能忘。
D.小说结尾处坐在轮椅上的黄波涛禁不住潸然泪下,这百感交集的泪水融入了他一生投身治黄抢险、立下赫赫战功的感慨,也有如今苗河安宁、人民安定生活来之不易的欣慰。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语言朴系却个之感染力,升篇连用三个“仿佛句”作排比,为下文主人公陷入回忆蓄积情感。“大张庄,惊心动魄的抢险”一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突出了抢险的惊心动魄和河工的勇敢无畏。
B.小说采用倒叙,借主人公的回忆展开情节,情节设计颇具匠心,尤其是在大张庄抢险和花园口抢险中,作者巧妙地设计了多处“摇摆”,让读者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中感受黄波涛和河工们的生动形象。
C.小说一反现代文学提倡的“语言模糊美”,运用了大量的数量词,如“8名河工”“40公斤的圆柱形铁硪”“100米的纪录”“10盘石硪”,体现了语言的精确性,给人以一种新闻报道般的纪实感。
D.小说运用了时空闪现的手法,“1934年,封丘贯台堵口。1935年,鄄城董庄堵口。……”,这处略写既是对前文大张庄和花园口抢险的补充.又丰满了主人公的回忆,为下文其潸然泪下做了情感酝眼。
8.多个段落连续使用如“捆枕、推枕、推笼、搂厢”“打桩、拉绳、捆枕、推枕、捆抛柳石枕、推掷铅丝石笼”等这类词组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简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4分)
9.有评论者说“硪工号子是理解本文的关键”,请结合文中的“硪工号子”简要分析。(6分)

 

 

答案:

6.B(“战犹酣’尤其突出了河工与自然战斗,其乐无穷的积极乐观”,此处理解错误。号词要整体来看,前文有“行路客人住了店,千家万户把门关”,险情来临,河工们为了保护千家万户的平安,连夜抢险堵口。“战犹酣”不是“其乐无穷”,而是突出河工们与险情作战时的紧张投入。)
7.B(小说没有设计情节“摇摆”,也不是依靠跌宕起伏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而是通过集中、突出的场景描写来塑造人物的。)
8.一系列抢险动作紧密排列,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黄河决堤时,间不容发的紧迫和危急。捆、推、搂、打、拉、掷等动词,精准而生动地描绘出河工抢险筑坝的动作,使河工强壮有力、技术专业、不畏艰险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作者以这些词组构成抢险筑坝的画面,与硪工号子相互映衬,使抢险筑坝的场景有声有画,声画一体。多个动词性词组连续使用,节奏紧张,环环相扣,给读者以很强的代入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9.三段硪工号子如同一部抢险治黄的宏大史诗。从河工们灯火通明不分昼夜地抢险堵口,到修建提灌站,治理沙化盐碱化,使“黄河两岸变良田”,再到今天的“把守黄河享安康”,三段硪工号子讲述了河工们抢险筑坝,继往开来,逐渐驯服黄河的艰辛历程。硪工号子集中反映了河工们不畏艰险、勇担重责、自信乐观、保护家园的精神品质。“抢险堵口战犹酣”“任凭惊涛与骇浪”的勇敢无畏,“面貌改变全靠咱”“固守大堤不受伤”的责任担当,时代在变,号词在变,但是河工精神从未改变。硪工号子突出呈现小说主题。铭记抢险治黄的困难与艰辛,感受安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河工精神值得铭记和颂赞。(每点2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