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艾萨克·巴贝尔《进入波兰》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艾萨克·巴贝尔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0-16


五、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进入波兰
(俄)艾萨克·巴贝尔 著  潘庆拎译
第六师司令官报告:诺弗戈拉德-沃棱斯克于今日拂晓时被攻占。司令部已经撤离克拉比弗诺,我们的辎重车队一进入人声嘈杂的后方,就铺开在从布列斯特通往华沙的公路上,这条公路早先就是尼古拉一世用农民的累累白骨修筑起来的。
田野里花花绿绿的,被罂粟花点染得分外红艳;正是中午时分,微风在渐渐变黄的稞麦中间荡漾着;洁白无瑕的荞麦,宛如远处修道院的一堵围墙耸起在地平线上。安谧的沃棱河水,蜿蜒曲折地从我们身边流过,随后就在桦树林上空蓝灰色薄雾里消失了;在遍地花开的斜坡之间匍匐爬行,还得穿过一片又一片蛇麻草,不时扎伤了两条早已疲惫不堪的胳膊。而桔黄色太阳,却像一颗被砍掉了的脑袋,从天上徐徐下降,偶尔还从云端里透出一点柔和的光影。落日时分,军旗在我们头顶上空迎风飘扬。傍晚,凉风习习,里面还掺杂着昨天浴血殊战和被宰掉的马匹的气味。黑黝黝的兹勃鲁赫河在咆哮,河水随着一团团泡沫往下游奔腾而去。各处桥梁都已经坍塌了,于是我们就只好涉水过河。这时皓月当空,波光粼粼。许多马匹都装上了后鞘,喧嚣的湍流在数百条马腿中间汩汩作响。有人沉到了水里,还在大声诅咒。河面上漂起了从马车上掉下来的黑糊糊的方方块块的碎片,而且到处是乱糟糟的噪音,夹杂着哨声和歌声,正在微弱的闪光隐约可见的山谷里,在月光下弯弯曲曲的小径上空回响着。
我们到达诺弗戈拉德已是深更半夜了。我在被派去投宿的那个屋子里,发现有一个怀孕的妇女和两个红头发、瘦脖子的犹太人。此外,还有一个犹太人则贴着墙边,蒙住脑袋,睡着了。我又在指定给我的那个房间里,发现好几个衣柜都被兜底翻过,地板上有从女人皮袄上扯下来的破襟襟,还有人们随地乱撒的秽物,以及犹太人一年一度只在复活节使用的那些挺玄乎的陶器碎片。
“拾掇一下吧,”我对那个女人说,“脏得真不像话!”那两个犹太人从原地站了起来,穿着他们的毡底鞋,七手八脚把地上这一堆破东西给清除掉了。他们一声不响,像猴子一般满屋子跳来跳去,又像马戏团里的日本小丑那样,鼓起他们的脖子在不断旋转着。他们给我拾掇好一张原有羽毛褥垫、现已空空洞洞的床,我就只好紧挨着蒙头大睡的那个犹太人的墙边躺了下来。笼罩在我床上的那种贫困,简直令人昏厥。
这时,沉寂压倒了一切。只有那个月亮正用她蓝幽幽的手捂住自己闪闪发亮、无忧无虑的圆脸孔,活像窗外一个流浪汉在四处漂泊一样。
我给自己麻木的两腿来回按摩,躺在那个千疮百孔的褥垫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我梦见第六师司令官突然出现在我跟前;他正在追赶骑在一匹笨重的牡马上的某旅司令官,对准后者的眉心开了两枪。子弹穿过了某旅司令官的脑袋,两颗眼珠子一下都掉落在地上。第六师司令官萨维茨基正冲着那个受伤的人大声嚷道:“你干吗不把全旅人马撤回来?”——说到这里,我突然惊醒了,原来是那个怀孕的妇女正用自己的手指在我脸上乱摸一气。
“好先生,”她说,“你睡觉时还在大声呼喊,你的身子老是在翻来覆去。这会儿我要让你睡到另一个角落去,因为你总是把我父亲推开去。”
她把她的那双细腿和滚圆的大肚皮从地板上抬了起来,又从睡者身上拿走了一条毯子。原来朝天躺着的是一个早已咽了气的老头儿。他的喉管已被割断,脸孔也被劈成两半,胡子上的污血早已变蓝,凝成铅块一般。
“好先生,”那个犹太女人一面猛摇那张床,一面说道,“是波兰人把他的喉管割断了。他还在一个劲儿哀求他们,说:‘拉我到院子里杀吧,别让我女儿眼看着我死去。’可他们压根儿没听他的。他在屋里断气的时候还在惦念着我。——如今我真想知道,”这个女人突然发出一阵可怕的狂叫声,“我真想知道,任凭你走遍天下,哪能再找到像我亲爹那样的父亲呢?”
(选自《小说鉴赏》有删改)
10.概括小说中犹太女人形象特点。
 
11.俄国小说家艾萨克·巴贝尔的描写被评论界称为“略带残忍的抒情”,试对画线句作出赏析。
 
12.简析这篇小说的叙述特色。
 
13.小说以犹太女人的狂叫结尾,造成一个突然的转折,试分析小说如此结尾的效果。
 
 
 
答案:
10.①贫穷;②饱含对亲人的爱;③饱受战争的摧残;④痛苦而又压抑;⑤无力反抗、无能为力。
11.①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描写,“花花绿绿”“分外红艳”“渐渐变黄”“洁白无瑕”等渲染了大自然的美丽;
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柔和而略带血腥的环境。如将荞麦田比喻成远处修道院的围墙,给人安宁之感,将太阳比作“砍掉了的脑袋”,带有血腥的色彩。
③多角度描摹,如用“扎伤了胳膊”从触觉方面描写,“宰掉的马匹的气味”从嗅觉承有写,军旗飘扬从视觉角度描写,营造出静谧但充满血腥的战场环境。
④前后形成对比,前面的景物给人柔和的美感,后面的景物带有残忍的血腥气,这种略带残忍的抒情让感受到人战后的压抑、创痛。
⑤运用铺叙的手法,连续的景物描写烘托出柔和却又残忍的环境特征。
12.①小说用第一人称,给人以真实的感受。
②小说采用有限视角,给人以亲历的感受,读者随着作者逐渐感受战争情境。
③小说以冷峻客观的叙述腔调,表面不带感情地展现了战争的无情残酷。
13.①对结构:这样的结尾使平淡的故事陡然升起波澜,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对主题:小说以此结尾,深化了主题,令人思考。
③对人物:凸显人物的性格,强化了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
④对读者:在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下的空白让人深思。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记萨镇冰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揭方晓《酒监王伯杨》阅读练习及答案
《奇医·奇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博科夫《木精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昊《我的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明《秦垄的老妇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凤雄《私塾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霍桑《威克菲尔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狄更斯《难忘的生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德烈·马卡罗夫《姑妈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廉·福克纳《烧马棚》阅读练习及答案
保罗·拉斯科《火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高尔斯华绥《时代变迁》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