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博尔赫斯《沙之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博尔赫斯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9-22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沙之书
 
博尔赫斯(阿根廷)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
我单身住在贝尔格拉诺街一幢房子的五楼。几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我听到门上有剥啄声。我开了门,进来的是个陌生人。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许是我近视,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见面,我就觉得他是外国人。开头我认为他上了年纪;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纳维亚人似的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给了我错误的印象。
“我卖《圣经》,”他对我说。
我不无卖弄地回说:
“这间屋子里有好几部英文的《圣经》,包括最早的约翰·威克利夫版。我还有西普里亚诺·德瓦莱拉的西班牙文版,路德的德文版,从文学角度来说,是最差的,还有武尔加塔的拉丁文版。你瞧,我这里不缺《圣经》。”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搭腔说:
“我不光卖《圣经》。我可以给你看看另一部圣书,你或许会感兴趣。我是在比卡内尔一带弄到的。”
他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显然已有多人翻阅过。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书脊上面印的是 “圣书”,下面是 “孟买”。
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像《圣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翻过那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
那时候,陌生人对我说:
“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声调很平和,但话说得很绝。
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又打开。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我为了掩饰惶惑,问道:
“是不是《圣经》的某种印度斯坦文字的版本?”
“不是的,”他答道。
然后,他像是向我透露一个秘密似的压低声音说:
“我是在平原上一个村子里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的。书的主人不识字。我想他把圣书当做护身符。他属于最下层的种姓,谁踩着他的影子都认为是晦气。他告诉我,他那本书叫“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
他让我找找第一页。
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
“现在再找找最后一页。”
我照样失败,我目瞪口呆,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不像是自己的:
“这不可能。”
那个《圣经》推销员还是低声说:
“不可能,但事实如此。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荒诞的编码办法。也许是想说明一个无穷大的系列允许任何数项的出现。”
我和他谈话时,继续翻弄那本无限的书。我假装兴趣不大,问他说:
“你打算把这本怪书卖给不列颠博物馆吗?”
“不,我卖给你。”他说着,开了一个高价。
我老实告诉他,我付不起这笔钱。想了几分钟之后,我有了办法。
“我提议交换,”我对他说。“你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这本书;我现在把我刚领到的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圣经》和你交换。这部《圣经》是我家祖传。”
“好吧,就这么定了。”他对我说。
使我惊奇的是他不讨价还价。后来我才明白,他进我家门的时候就决心把书卖掉。他接过钱,数也不数就收了起来。
那人离去时已是夜晚。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其中一页印有一个面具。角上有个数字,现在记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幂。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簿把它们临摹下来。簿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哪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其中最高潮部分是:“我”想方设法从卖书人那里得到了那本“沙之书”。
B.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有两处:一是“沙之书”奇妙特性的逐渐显现;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了图书馆。
C.文中“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地方是一片树林”,这句话的含义是:每一个有限的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得以永存,也因为无限的同类而容易被忽略。
D.小说在结尾部分通过“我”将“沙之书”丢弃的举动,表现了渺小的人类在无限的事物面前无所适从甚至恐惧的心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前半部分介绍诸多《圣经》的版本,作用是让读者承认小说的真实性,又为下文用《圣经》来换取“沙之书”作伏笔。
B.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接触这本书的开始,就交代说自己并不懂书中的文字,避免了对该书具体内容作过多解释,突出了“沙之书” 具象生动的特点。
C.小说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情节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之外。
D.小说用一本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无限可能与无限延续的书,采用象征的手法,折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复杂性。
8.小说中的“我”对待“沙之书”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4 分)
9.作家对待虚构有3种态度:第一种是承认自己的小说是虚构的,是自己脑子里的产物;第二种是煞有介事,写得像真有其事,尽管内容是荒诞不经的,如博尔赫斯;第三种是既不承认自己小说是真实的,也不说是虚构的,完全是一副信不信由你的暧昧态度。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博尔赫斯对待虚构是第二种态度。(6分)

 

 

 

答案:

6. A小说的最高潮部分是“沙之书”使我备受折磨,烦恼不堪。

7. B 突出了 “沙之书” 抽象的特点。

8.①首先充满好奇,想方设法要得到它;②然后是沉迷钻研,迷失于书中无法自拔,③紧接着领悟到“沙之书”的可怕,感到烦恼甚至恐惧;④最终放弃、逃避,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每点1分,每一步写出情感词,并联系文本稍作分析即可。情感词能写“好奇——困惑——敬畏——恐惧”等类似答案皆可)

9.①书贩的长相:真实性在于身材很高,外表整洁,透出寒酸;灰色衣服,灰色箱子;稀疏、泛白的金黄色头发,荒诞之处在于书贩的长相却面目模糊不清;②“沙之书”的样式:就真实性而言,这本书的外观装帧和内部印刷与其他书没有太大的区别,“八开大小,布面精装”,“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等等;荒诞之处在于,异乎寻常的重量。页码很乱,封面和手之间总有好几页,好像从书里冒出来一样,找不到第一页。找最后一页照样失败,页码无穷无尽。一页上印着面具,角上的数字大到九次幂。③读者心理:对于客观世界的事实,“沙之书”是虚构的,但面对“沙之书”的心理却是真实的,那便是一个人遭遇“无限之物”的心理感受过程。④人称使用:采用第一人称强调故事真实性并直接说明“不过我的故事一点儿不假”,但“我”的内心担忧“担心烧起来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却很荒谬。(每点2分,答出3点满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记萨镇冰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揭方晓《酒监王伯杨》阅读练习及答案
《奇医·奇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博科夫《木精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昊《我的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明《秦垄的老妇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凤雄《私塾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霍桑《威克菲尔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狄更斯《难忘的生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德烈·马卡罗夫《姑妈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廉·福克纳《烧马棚》阅读练习及答案
保罗·拉斯科《火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高尔斯华绥《时代变迁》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