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9-19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诗词的意境。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
  课堂一开始,我就讲解了美丽的西湖新旧十景:
  1、苏堤春晓----南宋时,苏堤春晓就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相比与之齐名的白堤,少了一份喧闹和嘈杂,多了一份宁静和悠闲。苏堤6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风景各不相同,而在这6桥上几乎能饱览西湖的最好的景观,排名首位当之无愧。
  2、曲院风荷----曲院风荷其实包含“曲院、风荷”两部分,现在都在曲院风荷公园里,是难得的即使游客再多也能让人神往的地方。印象中去曲院风荷的最好的时候是在夏天的一个雨后的天气,荷花盛开,空气清新,清风徐徐,沁人心脾。真正的“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的意境。
  3、柳浪闻莺----顾名思义,柳叶成浪,鸟语花香,光听名字足以让人心动,只是一些人工的行为使如此画意的景色有略煞风景之感。此景点本身似乎并不能让人找到什么太过人之处,而是需要慢慢的体味,所以最近来此的外地游人逐渐减少,但是如果不是为了看景而看景的话,来此地往往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深远的感触。
  4、平湖秋月----也许平湖秋月的景区范围是所有西湖景点中最小的,但这并没有对她的闻名造成妨碍。做为最佳的晌赏月之地,确实名不虚传。平湖秋月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5、三潭印月----与平湖秋月不同的是,同样因为月亮而出名的景点,三潭印月是以欣赏水中月闻名。据说三座小塔能在水中倒映出月亮来,可惜从来没有亲眼所见。本景点其实还应该包括三潭印月岛,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岛上景色极为秀美,四季花开不断,加上湖光摇曳,让人恍惚迷离,流连忘返。
  6、断桥残雪----可能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里最有名的了,这一切源与那美丽动人的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可是要真论起景色却与此无关。由于杭州的近年少有纷飞大雪,要想亲眼目睹实在是一种奢望。由于此地实在太出名,游客肯定是最多的,常有人担心由于游人太多而让断桥真正的名副其实一回。如果能有机会在人少的时候来欣赏,绝对能排上前三位,可惜的是这样的时候太少。
  7、双峰插云----这种景色似乎只能从风景片中看到,要能真正的看个实在好象不太容易。不过如果能登上北高峰,南高峰,俯瞰西湖,几乎就能把整个西湖一览无遗。加上此二处游人不多,是个难得清净的好去处。
  8、南屏晚钟----在杭州,要论佛教圣地,除了灵隐寺,首推净慈寺,那口钟就在净慈寺。若论钟声,我等俗人自然无法听出和普通钟声的不同之处,只是会隐隐觉得它的宏伟和气度。每年除夕的108声钟声也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只是现在普通人只要交上十块钱就能敲上一下,让人觉得实在有玷污佛门圣地之感,实为极其的大煞风景。
  9、雷峰夕照----和断桥残雪一样,雷峰塔也因为白娘子而让人觉得神秘和向往。可惜最近轰轰烈烈的雷峰塔地宫的挖掘让人不禁产生一丝寒意。其实自从雷峰塔倒掉以后,这个景点已经永远留在我们的回忆中了,即使现在多大的投资重建,也无法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了。
  10、花港观鱼----其实若论风景,花港观鱼实在能排上前5名,甚至可以和曲院风荷一较高下,只是由于游人的众多和商业的兴旺,看到众人在桥上争相往池里扔面包屑喂鱼,总是无法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西湖新十景'
  1.九溪烟树
  2.云栖竹径
  3.龙井问茶
  4.满陇桂雨
  5.虎跑梦泉
  6.玉皇飞云
  7.宝石流霞
  8.黄龙吐翠
  9.吴山天风
  10.阮墩环碧
  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初步的了解,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发现美的词,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随后,引导学生在苏轼的笔下感受西湖朦胧细雨之奇。在这个环节,我先出示画面,让学生想象并来描绘,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之际,出示诗中的句子“山色空蒙雨亦奇”,体会奇的独特之处,加之各种方式的情感朗读引导,使学生能够走进诗中奇妙的境界。在感受奇妙的意境后,我通过一个小的写话来升华情感: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因为有雨,西湖的小桥更加俊美,因为(  ),西湖的(  )更加(  )。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时,苏轼站在西湖边,看着美丽的湖光山色,苏轼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时,老师站在西湖边,老师醉了……此时小朋友站在西湖边,小朋友们醉了……通过多次朗读引导,学生陶醉在这美丽奇妙的西湖景色之中。最后我通过苏轼的另一首《望湖楼醉书》其一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来比较拓展延伸,一首是描写小雨的轻柔,一首是描写大雨的狂乱,学生在朗读比较中体会雨的不同韵味,感受诗的魅力。
  古诗教学中,朗读是重头戏,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诗歌,体会到诗人表达的感情。这一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有范读、个别读、齐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渐渐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在这次诗词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过于引导,没有放开学生大胆的想象,有的环节时间过于仓促,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
  相信通过这次大胆的尝试,对以后的诗词教学一定会有更多的借鉴和帮助。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收获,每一次新的挑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实录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2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7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6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5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4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3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ppt课件1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教学设计2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教案1
《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练习题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知识点及课后练习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基础知识练习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知识点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原文和译文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同步练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实录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x课件(50页)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课文原文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上海市中考)
古诗两首《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3
古诗两首《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
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教案1
古诗三首《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古诗二首《敕勒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
《饮湖上初晴后雨》复习指南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3
《饮湖上初晴后雨》mp3音频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2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1
古诗三首《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课件
《饮湖上初晴后雨》flash课件1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2
《饮湖上初晴后雨》译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