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文言文阅读 >>
《宋史·李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8-31 出处: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二)(11分)
李纲,自其祖始居无锡。登政和二年迸士第,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靖康元,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待勤王之师。”太宰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兵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乃以纲为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纲为上力陈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卒降御榻曰:“不能留矣。”纲泣拜,以死之。上感悟,遂命行。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
(节选自《宋史·李纲传》)
[注释]①斡离不:人名。②中官:皇后。
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太宰时中忿曰(恼怒)    B.李纲莫能兵出战否(率领)
C.以死之(阻拦)        D.遂命行(连续)
9.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言事忤权贵”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以待勤王之师    B.愿以死报    C.以中有足乐者    D.策之不以其道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纲为上力陈不可去之意。
                                                                                         
(2)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
                                                                                        
11.国家危急时,李纲是怎样力挽狂澜的?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8.D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D项中“辍”应解释为停止。
9.C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例句与C项中的“以”均为介词,因为iA项是连词,相当于“而”;B、D项是介词,用。
lO.(1)李纲极力向皇上陈述不能离去的理由。(2)(李纲)修整防守作战的器具,没几天便完成了。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作答时要注意文言句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注意句子要连贯通顺。
11.①在宰执大臣建议“暂避敌锋”时挺身而出,愿领兵出战;②力劝皇帝不要离开东京;③敌兵攻打开封城时,李纲亲自督战。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表明国家危急的内容是从“靖康元年”到选段最后,根据这部分归纳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李纲,从他祖父开始在无锡居住。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中进士,不断升职做到监察御吏并代理殿中侍御史,因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迁职为比部员外郎,又升迁为起居郎。靖康元年(1126年),任命昊敏为行营副使,李纲为参谋官。
金将斡离不领兵渡过黄河,徽宗往东走了,宰执大臣议请钦宗暂时躲避一下敌人的锋芒。李纲进言:“今日之计。应该整顿军马,使他们相互坚守,以等待勤王军队的到来。”太宰白时中愤愤地说:“莫非李纲能够领兵出战?”李纲说:“如果陛下不认为我懦弱无能,让我领兵,我愿意以死相报。”于是(皇上)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宰执大臣仍然坚持躲避敌人的主张。朝廷传旨让李纲担任东京留守,李纲极力向皇上陈述不能离去的理由,皇上稍有醒悟。恰逢内侍入奏说皇后已经动身了,皇上脸色突变,慌忙离开座位,说:“我不能停骝了。”李纲哭泣着跪拜,以死劝阻皇上留下。皇上省悟,于是下令停止南行。钦宗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遇事可以不经请示而随机处置。李纲修整防守作战的器具,没几天便完成了。敌兵攻打开封城,李纲亲自督战,他招募健壮勇士从城上用绳子吊下去发动袭击,斩杀敌人酋长十余人,杀死他们的士兵数千人。金人知道城中已有防备,又听说徽宗已传位给钦宗,于是便撤兵了。

出处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资料
1 江苏省无锡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 积累与运用(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3 《水浒传》名著阅读(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4 《宋史·李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5 《登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6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7 《俭以养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8 《当代愚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9 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请让我来
10 句子排序与街接(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卢重斋遗事》《送徐子春往四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论语·阳货》《论语·八佾》《论语·述而》材料对比练习(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苏辙《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与袁六休》《与汤义仍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2022年新高考I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说苑·贵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文言文解析
《战国策·魏策三·秦将伐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文言文复习: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官员行为高频词语集锦与训练
《旧唐书·阳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文言文实词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简答题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实词词义推断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句式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高考复习教案:文言实词之通假字、偏义复词
《史记·淮阴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高考文言文常用150个实词简表
《魏文侯改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
江阊《十君子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傅良弼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固定句式和固定结构
288个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按词性分类汇编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北京市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朱子家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中考题)
《陈寔,东汉人也,为人仁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题)
高中文言文兼词总结
《孙亮辨奸》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孟子·滕文公下》《不食嗟来之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
《大业六年,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
《农桑辑要·典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专练
高考文言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高考例题)
天工开物之《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吉林省中考题)
《鸟雀近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孟子·滕文公下》《礼记·檀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