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下 >>
《纸的发明》教案5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5-1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5.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人们将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这就是最早的古文。周朝时,人们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借助工具书,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伟”左窄右宽,右边的“韦”第三画是横折钩。
   “册”左右疏密宜均匀,“册”的第一、三画是竖撇。
   “存“的第一笔和第三笔要写得稍短点。
   易错提示:
   “社”的部首为“礻”而不是“衤”。
  3.多音字。
   累:léi:累赘li:积累lèi:劳累
   鲜:xin:鲜明xin:鲜为人知
  4.理解下列词语。
   贡献:对国家、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创造:发明、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事物。
    (例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铸刻:在金属上刻、铸文字。
    (例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携带:随身带着。
    (例句:图书馆禁止携带宠物进入。)
   蚕茧:蚕吐丝结成的壳,椭圆形,蚕在里面变成蛹。
    (例句:蚕茧是织造丝绸的原材料。)
   篾席:竹篾编的席子。
    (例句:夏天躺在篾席上很凉爽。)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
  2.组织交流、讨论,明确各段的大意:
   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三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四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部首查字法,并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下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重点讲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一节课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本内容,一起来看看纸的发明的过程,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纸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明确: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并让学生探究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引出“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文字的呢?
   方法一: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方法二: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方法三: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特点:笨重、不方便)(拓展“学富五车”的故事)
   方法四:把文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特点:轻便、价格太贵、不能普及。)
  3、最初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4、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贵就是重,不是少就是粗糙,怎么办呢?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蔡伦)
  5、能够书写的纸是怎么发明的?
   明确: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强调“改进”一词,意思是改变某种做法,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强调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使学生明白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积累的结果。
  6、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是怎样造纸的?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7、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呢?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这既是新造纸术的优势,也是它得以传承的原因。)
   (知识拓展: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这种纸也被称为“蔡侯纸”)
  8、下面来总结一下人们都用了什么来记录文字?都有哪些特点?
记录文字的工具  特点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  笨重、不方便
 帛  轻便,价钱太贵
 麻纸  粗糙、不便书写
 蔡侯纸  既轻便又好用,原料易得,可大量制造,便宜
  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时间顺序)
  9、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蔡伦发明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10、速读课文,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回忆首段段意,看看首尾两段有何异同?
   明确:第一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五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相同之处:都是在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意义;不同之处:首段简单,尾段更详细。
   像这样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相同的内容,就在结构上形成了一种呼应,这种写法就叫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11、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12、完成课后习题1。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本文的中心思想)
   明确:这篇课文写出了纸的发明过程,以及造纸术对世界的贡献,赞扬了我们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表达了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敬仰。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纸的发明
    纸发明以前--甲骨、青铜、竹片、木片、帛
    西汉时期——麻纸出现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写作手法:首尾呼应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纸的发明》练习题
《纸的发明》知识点
《纸的发明》ppt课件(44页)
《纸的发明》教案4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3
《纸的发明》ppt课件(17页)
《纸的发明》ppt课件(23页)
《纸的发明》教学实录片段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
《纸的发明》说课稿
《纸的发明》ppt课件(42页)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2
富尔顿和蒸汽的故事
莱特兄弟和飞机的故事
《纸的发明》同步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下《纸的发明》ppt课件2
《纸的发明》课文原文阅读
《纸的发明》ppt课件1
《纸的发明》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