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一年级下 >>
《姓氏歌》教学设计5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1-27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多种介绍姓氏的方法,能运用合适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你知道自己姓什么吗?我们的名字前面的第一个字或前两个字就是姓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姓氏有关的儿歌《姓氏歌》。
   2、板书课题,学习写“姓”字。
    师:请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1)观察“姓”字,发现它由女和生两个部件组成。
   (2)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强调女字旁的写法。
     姓:左窄右宽,右边“生”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横最长。
   (3)氏:利用熟字减偏旁识记。
   3、简单了解姓氏的由来。
    姓氏的由来: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姓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改变,比较稳定。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找一找课文里介绍了哪些姓氏。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读文识字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1)个别读,读准字音。
   (2)多形式诵读。
     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齐读
   (3)交流姓氏,总结识字方法。
    师:你记住了哪个姓氏?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①分解法(加一加):
     李:结合汉字演变(李,从木,篆书的形体像一棵树,从子,子有果实的意思。表示指李树的果实。本义是果树名。)理解字义。
     张:联系生活理解(张开、一张纸……)。学习“弓字旁”。
     古:利用反义词理解:古--今
     吴:与“无”对比,理解字义。
    ②介绍偏旁法:徐(双人旁)
   (4)问答游戏。
    ①师生问答(课后练习题),总结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介绍姓氏时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介
     绍偏旁的方法,还可以用组词的方法。
    ②生生问答,选择合适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
      你姓什么?我姓(   )。
      什么(  )?(   )。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小节:
   (1)个别读,注意读音、停顿。
   (2)学习单姓、复姓。
     师:找出课文中的姓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复姓有什么特点?你
     还知道哪些复姓?(司马、端木、西门、长孙……)
   (3)交流姓氏,运用识字方法。
     师:请选择合适的方法介绍这些姓氏,和同伴说一说。
     赵:学习“走字旁”。
     钱:结合字源理解意思(钱的本义是铁铲,表示最初的钱与金属有关。)
     学习“金字旁”。你还知道哪些金字旁的字?
     王:结合汉字演变,识记字形字义(最早的字形是一把大斧,上面是斧柄,下面是宽刃,这是实力和权威的象征,古代最高统治者成为“王”)。
     孙:加一加的方法。
     郑、周、官:联系生活实际,组词识记。
   (4)新语境中巩固生字。
      赵国 当官 五官 长官 花钱 金钱 周围 四周 子孙 国王 王子
  四、诵读韵文。
   1、同伴对读。
   2、小组诵读。
   3、背诵课文。
  五、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什、么、双、国、王、方”6个生字。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什、么、双、国、王、方”6个生字。
   (2)观察交流:“王、方、国”的笔顺,重点观察“王、方”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国”全包围结构的书写顺序;观察“双”的部件搭配,第一个又的捺要写成长点。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7个生字组成的4个词语。
     姓名 什么 双方 国王
  六、拓展延伸
   1、读一读《百家姓》,找一找自己的姓。
   2、搜集姓氏的故事,和同伴交流。
  七、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姓氏歌》”,一起来闯关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姓氏歌》ppt课件(10页)
《姓氏歌》同步练习
《姓氏歌》练习
《姓氏歌》知识点
《姓氏歌》pptx课件(21页)
《姓氏歌》教案6
《姓氏歌》教案4
《姓氏歌》说课稿
《姓氏歌》教学反思(二)
《姓氏歌》教学反思
《姓氏歌》ppt课件2
《姓氏歌》ppt课件1
《姓氏歌》课文原文阅读
《姓氏歌》教案3
《姓氏歌》教学设计2
《姓氏歌》教案1
《姓氏歌》课堂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