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有无相生》教案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12-0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并牢记文中词类活用现象(事、味、难、兆、败、见 等)、特殊句式(为之于未有、报怨以德等)、一词多义(知、当、为等)等文言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 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2) 诵读全文,整体感知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三、情感态度价值感:启发学生智慧的把握社会人生中一系列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老子处理人生问题的辩证法思想,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诵读法、启发式、交流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1)  掌握并牢记文中词类活用现象(事、味、难兆败等)、特殊句式(为之于未有、报怨以德等)、一词多义(知、当、为等)等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来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在先秦诸子这个偌大的客厅里,落座的个个都是大师。前面我们相继拜访了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儒家大师,刚才大家温习了《论语》,《论语》是启发我们正确做人合理做事的。那么,这节课我们要拜访另一位大师――老子,而《道德经》又会给我们何种启示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也许我们在这段视频里会发现答案。(播放视频:孔子见老子)提问:孔子为何去见老子?(孔子思想遇到了困惑)由此看来,《道德经》的确是一个药店,当我们的思想出现状况的时候,这部经典会给我们提供医治的良方。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拨动自己的心弦--感知课文的内容 

1、通读全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校正字音 

斯恶已  wù      自矜者不长 jīn  zhǎng      其脆易泮pàn 起于累土  léi       音声相和hè 

3、答疑解惑 

结合课文注释,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些疑惑,同桌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启发点拨。(教师预设:“和、长”读音和意思的多种解释;翻译的通顺性等。) 

4、文言基础知识梳理归纳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动,把……当作有为,把……当作事业,把……当作有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形作名) 

多易必多难(意动,把……看得容易;使动,使……增多) 

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认为……难) 

注:教师侧重解决“见、和、长”三个多音字,“为、事、味”三个意动用法,“柔弱、坚强”两个古今异义词等。 

三、彰显自己的口才--交流对课文的感悟 

如果我们把一章一章的课文比喻为一剂一剂的药方,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些药方可以医治哪些病痛?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要联系社会现实和师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智慧地把握社会人生中一系列相反相成的道理。教师引入矛盾转化治疗绝望的例子如“枫桥夜泊”――不朽的失眠;普希金的诗歌。要放下的例子,如谢逊皈依佛门。戒贪的例子,如《史记范冰冰传》;明珠等。贵柔弱的例子,如中美贸易战。重过程的例子,如《劝学》名句。 

教师适时引入下列明段: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四十四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四十六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四十四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十二章 

四、造句练习抒写自己的心声--给大师写几句感谢的话 

通过大家的尝试与努力,被我们翻腾的十分凌乱的药店的秩序重归于整齐,我们获取了很多宝贵的药方,可是我们不能转身就走,现在请大家写出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大师的谢意。 

写一写: 

展开联想,结合课堂收获,以“老子”为本体造出三个比喻句,表达对老子的敬意。 

学生交流后,教师播放ppt展示自己的示例。 

老子啊,您是一只大雁,雁过留声,您留下的声声鸣叫都令我们醍醐灌顶,“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不敢为天下先”……哪一句不令我们浮躁的灵魂归与宁静?您是一条河流,流水淙淙,仿佛总在飘荡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回声;您是一位抽象派的画家,在为我们不停地描绘“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的抽象画,虽然我们一直未能看清这幅画,但您的画笔却深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结束语:走近大师提升境界,阅读经典改变人生。 

板书设计:将多种人生感悟的概括词语组成一个直立的人,寓意:《老子》指导人生的非凡意义 

作业 挑战自己的心智--完成受欢迎的译文 

同学们读懂了课文,也翻译了课文,可是我们发现大家的译文都是不押韵的,而《道德经》是押韵的,请大家挑战一下自己,找一章自己喜欢的课文,改造一下自己的译文,将课文译成诗歌。 

教学反思 作为一节公开课,我的基本设计思路是给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但又注重满足高中学生的学习欲望,突出了拔高延伸,充分挖掘经典魅力。以熟读课文、发现药方、治疗精神疾病为学习主线,扎实落实三维目标。 

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较为成功:1、这篇课文节选自经典《老子》,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大,答疑解惑是主要环节,所以在时间分配上我给了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并将启发诱导工作开展的较有耐心,答疑解惑环节占时20分钟左右,并且留给学生的自由较充分,这一环节大约有20人提出或回答了问题。2、交流感悟是提升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精髓,我除了引入了数则《老子》原文中有别于课文的名段来印证,还结合当下引入了中美贸易战、《史记 范冰冰列传》、《永恒的失眠》、《劝学》等材料,加大了课堂容量。交流感悟这一环节学生表现较为积极,大约有30多人举手要交流,有15人实现了交流。3、在知识延伸环节,我独出机杼设计了造句练习,学生的激情被彻底点燃了,一直到下课,课堂上举手的人仍然是此起彼伏、连绵不断。4、整节课注重了朗读课文,个人读与齐读交替适时进行。 

不足之处:课堂开始阶段学生较为拘谨,质疑不够大胆,气氛热的较慢了一点。以后尚需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多下功夫。
刘志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同步练习
《有无相生》ppt课件(50页)
《有无相生》导学案
《有无相生》教学参考
《有无相生》学案
《有无相生》ppt课件4
《有无相生》ppt课件3
《有无相生》教案2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说课稿
《有无相生》ppt课件2
《老子》选读之《有无相生》ppt课件1
《老子》选读之《有无相生》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