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四年级上 >>
《梅兰芳蓄须》教案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10-20


23 梅兰芳蓄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崔峦先生说过:“略读课更需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本课设计力求突出学生自主性阅读,采取“问题导读”式的思路,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深入了解梅兰芳蓄须的原因,以此感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家国情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整理梅兰芳的相关资料、京剧中角色分类的相关知识、图片及微视频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搜集资料,阅读有关梅兰芳的其他故事或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文释题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京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梅兰芳——这位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板书:梅兰芳)

2.简介梅兰芳,简单了解京剧中的“旦角”。

 


可借助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或微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旦角”。

PPT出示1: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PPT出示2: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共五大行当。“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剧和反面人物。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梳古装头(如古代仕女画中的头型),穿花盆底鞋。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嗓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3.完善课题,学习“蓄”字。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梅兰芳蓄须”的故事,走进一代艺术大师的家国情怀。补充课题。(完善板书:蓄须)

学生读课题,借助工具书解题。

要求:读准生字“蓄”,理解“蓄须”就是留胡子的意思,“蓄”字是上下结构,形声字。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题目,了解课文故事主线。

4.过渡:是什么事情让梅兰芳蓄上胡须不再从事他热爱的京剧表演?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始,是教师教学的开端。用问题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直接指向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强调读文要求。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碰到新词语,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

(3)思考:梅兰芳为了什么蓄须?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一读:蓄须、被迫、租界、纠缠、邀请、骚扰、拒绝、签订、宁可、要求、妄想。

(2)这一课中有两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吗?

宁可 安宁 要求 要钱

(3)用简短的话说一说梅兰芳蓄须的目的。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比较多,词语也较难理解,给学生深入学习带来了障碍。本环节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主识字、学词,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为深入学习打好了基础。

三、精读词句,体会爱国之举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梅兰芳罢演后是怎样坚持他的艺术追求的语句,指名读一读。

(2)读句子,画出梅兰芳深夜家中唱戏的细节词语,谈谈感受。

关紧门窗  特制的  厚窗帘  悄悄地  细声吟唱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这些词语,体会梅兰芳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当时时局的无奈。

(3)自由读句子,说一说:梅兰芳已经罢演却偷偷唱戏,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2.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快速浏览课文,并回答问题。

(1)长期不演戏给梅兰芳带来了什么困难?

(日本人的骚扰、生活困顿。)

(2)生活困顿的梅兰芳都有什么诱惑?画一画。

(3)面对困扰和诱惑,梅兰芳的爱国心动摇了吗?文中是怎么说的,读一读。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4)教师指导学生用“宁可……也决不……”的句式说一说。

3.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

(1)当日本侵略者对梅兰芳提出“必须”演出时,梅兰芳是怎么回答的?文中哪个词表明了梅兰芳的坚定态度?

(2)引导学生以“斩钉截铁”的态度读一读梅兰芳回答日本侵略者的话。

(3)当蓄须已经抵挡不住日本侵略者的逼迫时,梅兰芳做出了什么举动?代价是什么?

(4)你从哪些词看出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无理?(必须、闯)

4.学习课文第8、9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8、9自然段。

回答问题:抗日战争胜利了,梅兰芳又有什么举动?从“当即”一词,你能读出什么情绪?

(2)“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思考:人们欣赏艺术大师的再次登台演出,心里对梅兰芳还有什么样的感情?(敬佩、敬仰……)

小结:梅兰芳先生不但在戏曲艺术中造诣精深,他更是艺术家的爱国典范!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更受到全世界的尊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梅兰芳对日本侵略者深恶痛绝的心情,通过品读梅兰芳蓄须抗日的故事,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学生真正了解、体会一代艺术大师的民族气节。

四、作业布置,拓展阅读

1.布置作业:(任选其一)

(1)将梅兰芳蓄须爱国的故事完善,讲给大家听。

(2)搜集艺术家爱国的故事,办一张手抄报。

2.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难忘的一课》,和同学分享阅读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搜集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民族气节不光是拿起武器对抗侵略者,更是发自内心的坚定、坚守。然后用讲故事、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阅读是语文之本,学习之母。它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精神生活。感悟语言形象,领悟文章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必须通过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语,读中悟情。本文充分显示了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文中的语句可以通过读来感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思想,在品读中感悟梅兰芳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 

标题: 《梅兰芳蓄须》教案3
文件大小: 23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梅兰芳蓄须》基础练习
《梅兰芳蓄须》练习题
《梅兰芳蓄须》教学实录
《梅兰芳蓄须》课堂实录
《梅兰芳蓄须》pptx课件(22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2
《梅兰芳蓄须》知识点
《梅兰芳蓄须》ppt课件3
《梅兰芳蓄须》ppt课件2
《梅兰芳蓄须》ppt课件1
《梅兰芳蓄须》同步练习
《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
《梅兰芳蓄须》教案1
《梅兰芳蓄须》课文原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