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学案2
|
|
作者:luwensong1 上传者:luwensong1 日期:20-02-14 |
2月14、16日初三语文《孔乙己》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4.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深意。
【教学难点】
1.关注文中的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其背后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理解人物形象地复杂性和丰富性。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疏通字词
阔绰( )踱步( )荐头( )绽出( )砚台( )间或( )哄笑( )附和( )惋惜( )服辩( )门槛( )蘸酒( )羼水( )侍候( )颓唐( )不屑置辩( )
2.题目解说:
“孔乙己”是本文主人公的 ,是从“上大人孔乙己”中 。用“孔乙己”来称呼本文主人公,并作为小说题目,预示小说将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情节,既切合人物身份,又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同时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作者名片:
鲁迅,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现代 家、 家、和 家。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1923年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 》,杂文集《坟》《华盖集》等。
4.关于小说:再读小说,结合文本找出小说三要素。
环境: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人物: 突出性格:
5.背景资料:《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 |
| 标题: |
《孔乙己》学案2 |
| 文件大小: |
28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luwensong1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