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课外读物 >>小学例文 >>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原文阅读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6-23


 3 母亲河 拓展阅读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源头之高,流程之远。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从这里汩汩而出的泉水,顺山势汇聚成溪,向东流去。黄河流程蜿蜒曲折,有“九曲十八弯”之说。它行程5464千米,流经9个省、自治区,汇集了渭河、泾河等几十条主要支流和上千条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黄河上游,植被较好,河水清冽。这段黄河水流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及至中游,途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河水变为深黄,黄河因此而得名。黄河在这一段穿越于群山和高原之间,形成许多奇异景观。壶口两岸高山绝壁,奔涌而来的河水急速收窄,从断层飞流直下30余米,有如巨壶倾注,激起震耳欲聋的翻滚波涛。从壶口往下65千米是险峻的龙门,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凿,鬼斧神工,令人惊叹。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
  滔滔黄河以每年16亿吨的输沙量进入下游,随着地势变得平坦,流速渐缓。泥沙慢慢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河堤也随之加高,致使有些河段成了高于地面的“悬河”。到快入海时,黄河已显得步履沉重,只能缓缓向前。黄河沉积的泥沙,填海造地,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这里是我国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等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由于受潮水的顶托,还有一部分泥沙回淤在入海口,形成了坚硬的河岗。为了越过这道屏障,黄河又突然抖起精神,宛如一条蛟龙,腾跃而起,轰鸣着扑向大海。至此,滚滚黄河完成了曲折壮丽的漫长行程。
  奔腾不息的黄河已流淌了150万年。远古时代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许多地方被森林草原覆盖,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生息劳作、繁衍发展的良好环境。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早在80万年前,黄河中游就有“蓝田人”从事渔猎活动。7000年前,生活在西安一带的“半坡人”建造了布局有序的村落。考古发掘出土的农具及陶器上绘画的鱼、奔跑的小鹿,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内容和文明的发展进程。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
  传说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发明了驾车行船等生产技术,其部族发祥于陕西省北部,后来进入关中。炎帝姓姜,部族发源于渭水,炎帝制造农具、教人耕作,还曾“尝百草”寻找药材。涿鹿之战,黄帝打败了蚩尤,联合炎帝统一了黄河中游。后来黄帝乘龙归天,百姓拉住他不放,结果只拽下他的衣衫和帽子,于是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在他的坟上种植松柏,这就是黄帝陵。
  黄河之水有利有弊。黄河及其支流泛滥过后,造就了大面积肥沃的土地,特别适合种植粟黍一类旱地作物;可是泛滥的河水,时常给人畜带来灾害。大禹治水,受到各部落拥戴,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朝。公元前16世纪,商朝取代了夏朝。公元前11世纪,发源于渭水流域的周部落兴起,他们是黄帝的后裔。周武王在姜尚(姜子牙)辅佐下,打败了昏庸无道的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河南洛阳,在黄河之滨分封诸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为了区别于周围各诸侯国的都邑,洛阳又地处各诸侯国中央,于是人们把周天子所在的都邑称之为“中国”,久而久之,“中国”成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简称。
  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不断进步,人口逐渐增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青铜冶炼技术的发明,甲骨文及金文的创造和使用,城市的出现和繁荣,是早期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创造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极其辉煌的精神财富,把中国古代文明推向了高峰。
  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多个中心,但黄河流域是最重要的中心。后来大展宏图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都建都于黄河流域。黄河养育了世代华夏儿女,也培养了融汇百川、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在这块土地上诞生的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生铁冶炼技术惠及世界;在这里创作出来的唐诗宋词、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图》等文学艺术珍品举世闻名……华夏文明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强大凝聚力的来源。黄帝陵前祭祖,大槐树下寻根,天下华人同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来自高山,流向大海;黄河来自远古,奔向未来。黄河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她哺育了华夏文明,也一定会造福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光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日月水火》课文原文阅读
小学二年级下《雷雨》课文原文阅读
《牧场之国》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原文阅读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课文原文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课文原文阅读
《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原文阅读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原文阅读
《八角楼上》课文原文阅读
《西门豹治邺》课文原文阅读
五年级上《松鼠》课文原文阅读
《一个粗瓷大碗》课文原文阅读
《普罗米修斯》课文原文阅读
《大小多少》课文原文阅读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课文原文阅读
《三黑和土地》课文原文阅读
梁衡《青山不老》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阅读
《少年王冕》课文原文阅读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阅读
《花之歌》课文原文阅读
《白鹭》课文原文阅读
四年级上《观潮》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课文原文阅读
《田忌赛马》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课文原文阅读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课文原文阅读
《花钟》课文原文阅读
《识字4---中国美食》课文原文阅读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ppt课件2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ppt课件1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教学反思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