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 >>
《大数据激发城市群的“群体智能”》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3-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数据将帮助静态的城市管理体系向动态的生态系统转型。人口管理政策也可以采用更具灵活性的政策工具集,为人口生命周期内的自由流动服务。我们可以观测到北京人口的实时变动情况,跟踪人口的流向,观察京津冀三地间人口流动趋势变动,通过对人口的全面、动态地监测,提供弹性、及时的设施配套和其他服务。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在城市群的大空间尺度上,实现更加人性化的人口管理。城市群内部的部分城市人口减少,但整个城市群的人口空间分布会得到优化。
  除了人口之外,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定量化、精细化、全面感知的技术手段,来分析检测各种真实要素流动特征,使得我们可以全面、立体、实时地识别城市群的问题,进而促进多种要素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通过对城市群内部经济流的深度分析,可以明确不同城市、不同产业间的关联和量化关系及产业演进路径,为各城市在城市群层面的精准招商、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持。多源、多维度大数据的综合,可以实现对多重要素的叠加分析,帮助城市群实现人口、产业和环境在城市群层面的合理匹配,优化城市群的布局和空间形态,提升其发展效率。
  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而城市群作为城市的集合,生命体征的复杂度更是以指数增长。如果说传统的统计数据像传统医学一般,根据经验为城市群的发展开药方,那么,大数据则会像新兴的精准医学那样,通过对城市群体征的全息检测,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对于城市管理部门来说,以数据为基础,构建动态的监测指标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城市群协同发展、智慧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城市群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大数据为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智能支撑,支撑区域政策的制定科学化、管理的精细化。
  而对于开发商来说,随着城市群发展与区域联动的进展,以及我国大都市郊区化和要素外溢,各大城市的外围辐射区域也开始成为我国城市开发新的增长点。大数据可以帮助开发商精准研判城市群价值空间特征,寻找城市群核心城市外围辐射区域的价值潜力。通过构建全周期、集成化、定量化、智慧化的城市开发和资本运营平台,优化投资和开发效绩。
  公众亦在大数据介入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获益。事实上,各种人流、车流、信息流等大数据,均来自公众的时空活动行为。每个人都在以“用脚投票”的方式,为城市群的全息观测和研究提供了行为样本。基于大数据的人口监测将促进人口的有序流动,有力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最终为城市群发展的核心主体——居民们提供更完善的福祉。
  以往的智慧城市都是单一城市的发展路径,如今大数据与城市群发展的融合,将实现多个城市的“群体智能”。最新的大数据、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新IT时代”的技术,将在新时代的城市群发展和运营中全面、综合、动态地实现数据价值,为城市问题提供与时俱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摘编自李昊《大数据激发城市群的“群体智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通过对人口的全面、动态地监测,优化了京津冀三地人口管理。
B.大数据为促进城市群多种要素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手段。
C. 现代化城市群治理体系是以数据为基础,构建动态的监测指标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
D.大数据帮助开发商寻找城市群核心城市外围辐射区域的价值潜力,因而优化投资和开发效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在论述中紧扣大数据激发城市群的“群体智能”这个论题,从不同层面展开对论题的阐述。
B.文中把城市比作“动态的生命体”,把传统的统计数据比作“传统医学”,增加了论述的生动性。
C.本文在论述中没有使用引证和例证,着重运用典型新词、热词来阐述作者个人主张。
D.文章结尾对新时代城市群发展未来的展望,体现出本文论述思路的完整、周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城市群层面的精准招商、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来说,大数据是最重要的智能支撑。
B.基于大数据的人口监测让公众在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获益。
C.公众“用脚投票”,为城市群大空间尺度上实现更加人性化的人口管理提供了可能。
D.大数据与城市群发展 的融合,将使“智慧城市”告别以往单一城市发展路径。
 
 
答案:
1. B(A项张冠李戴,优化京津冀三地人口管理的不是“大数据”,而是“城市管理体系”;原文是“有可能在城市群的大空间尺度上,实现更加人性化的人口管理”,选项中表述为“优化了”,把“可能”误解为“已经”。 C项扩大范围,原文为“是现代化城市群治理体系的一部 分”。D项强加因果。)
2. C(C“运用典型新词、热词来阐述作者个人主张”错误,运用新词、热词是语言特点,不是论述方法,而且“主张”和“观点”、“道理”有区别,本文重在阐述现象观点,而不是提出个人主张。)
3. A(A于文无据,原文没有“最重要”的表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鲁迅的浙东脾气》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似性与网络社区融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声音会被模仿,声纹还可靠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作之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中国目录学史>导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涌流和学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态文学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时中《人生意义何处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阅读练习及答案
哈金《小说中的细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文阅读之祠堂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庚《青与绿》阅读练习及答案
骆玉明《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练习及答案
《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品的本质》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岂有哑巴缪斯》阅读练习及答案
《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智勇《史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为事件的舞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开岭《对悲剧的深沉纪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冰《散文的情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健《无情不作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仪与国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微时代彪悍登场,无微不至还是集体迷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费孝通《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浅阅读”的危险》阅读练习及答案
奥巴马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要上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上海市高考题)
《谈谈<古文观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回到古代住旅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文心玩趣话“文玩”》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