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下 >>
《不留余地的狼》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1-29



  一、走进文本
  (一)、了解写作背景:陈仓,陕西人,1971年生,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星星》诗刊、《诗神》、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999年至2006年停止创作,专心从事市场经济下的新闻学研究与实践,曾任多家报纸的社会部主任、采访中心主任、总编辑助理、副总编辑等职。到2007年,非文学类的稿费收入真正解决了生存、生活问题,才重新返回纯文学领域,安心进行诗歌、小说的写作。
  (二)、感知文本内容:作者用寓言的手法叙述了一只狼在四天内发生的故事----追捕羊、兔、松鼠的失败与被老虎追捕的经历,因为狼的不留余地,导致自己被送入虎口。作者用富有哲理的思维方式,以这只狼的案例,借各界人士之口,表露看法。故事虽短小,但这只狼的不留余地,却给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人们指责着狼的愚蠢与不明智,因为他们都在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看待事物,都在奔赴一个自己认为有益的目标。狼的遭遇,引发了各界人士的思考,对人生、对环境、对计划等等。精辟的言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三)、领会文本的地位作用
  《不留余地的狼》首次发表于2004年3月15日《西安晚报》,随后,被《读者》、《青年文摘》、《杂文月刊》、《杂文选刊》、《经典杂文》等刊物登载,被网络转载,引用6千余次,被《中国杂文精选》四部文选书采用,被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教学辅导书选用,被许多学校制作成语文教案范文,其他被引用的次数不计其数。最后,入选(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第12册. 
  作为即将毕业的小学生,除了应该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与学习方法外,我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板块的主题是“不同的思考”。而本文通过一只狼的故事在告诉孩子们应该怎样做人,怎么做事。
  (四)、摘取文本的教育价值
  教学本篇课文,旨在把学生引向哪里呢?那头狼就好比我们这些人,我们人类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为了过上所谓的高质量的生活。不惜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湖泊、土壤和空气。砍伐大片的森林。灭绝大量的珍稀动物。他们正好如那匹狼一样在堵上自己将来救命的“洞”。当这些“山洞”都被堵塞得水泄不通之时,也就是人类灭绝之时。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就好比某些人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使用非常手段。百般刁难对手。堵塞对手前进的道路。但是他们未曾想到,往往事与愿违,最终吃亏的是自己。文章短小而精悍,蕴含的哲理却是无穷的,这就是文章的出众之处。
  二、研读《课标》,确定本文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的要求: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谬、衡,会写三个生字窟、窿、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深入阅读,体会不同人士对同一故事的不同评价。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同人士对故事的不同看法。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人士对故事的不同评价,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关键处的处理:学生对狼在四天内发生的故事理解起来很容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应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不同人士对故事的不同看法,并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对故事的看法。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文中哲学家说:“绝对化意味着谬误。”什么是哲学家?即使我们把有关词语的解释给了学生,孩子们也不一定理解。这里教师如何引导呢?我们不妨给学生列举几个熟悉的哲学家的名字,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等,让学生联系以前对这几位哲学家的了解,感受哲学家的含义。
  三、对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一)、理清文本层次,扎实基础知识的训练。
  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虽然本课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但教师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文章层次比较清晰,前五个自然段讲了狼四天里追捕羊、兔子、松鼠及被老虎追捕的故事,6-12自然段讲各界人士对这个故事的看法。可与课后思考交流的第一题结合起来,根据图示,练习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中有许多四字词语:“仓皇逃窜”、“功败垂成”、“自食其果”、“气急败坏”、“水泄不通”等意思一定要了解,有助于理解狼的心理变化,了解狼的做法。当狼发现山脚下有个大洞时心情怎样?当羊兔子松鼠分别从不同在小洞逃走后,狼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还可以选择其中的个别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本文在朗读时要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读好狼的心理变化,对各界人士的评价,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二)、了解文章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作者用简简单单的二三百字,没有任何修饰,全篇通俗易懂。把一只狼的悲剧写得淋漓尽致。他没对这只狼做出任何评论,没有发表任何看法,没有长篇大论地谈自己的观点。通篇看上去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悲剧产生的故事。但故事又不是一个纯粹的故事,只要读者稍微一体会,就会懂得,它蕴含的哲理是不言而喻的。而文章最后那些学家的说法,正好点破文章的内涵。所以再次通篇回顾这篇文章时,就会感慨它的简洁而道理明确。这样的文章比起那些枯燥无味的长篇议论文的效果就好得多。
  (三)、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于这样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文章,六年级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教师又应该怎样引导呢?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于是人们都在提醒自己要学得聪明一些。遇到事情,总是前思后想,反复琢磨,只想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很容易将他人的利益全然置之脑后,以致不择手段,也不计后果,恨不得将所有妨碍自己利益的人通通赶尽杀绝。然而,从这则寓言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到:堵死他人之活路的同时,其实也堵死了自己的活路。既然如此,又何必非要把别人逼上绝路呢?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本单元的主题是不同的思考,我们在文章结尾处可以把原文进行补充:法学家说:凡规则皆有例外,恶法非法。
  政治学家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必然导致彻底的失败。
  渔民说:一网打尽,下一网打什么?
  但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以在文章最后可以加入个人的评论:六年一班ⅹⅹⅹ说……
  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4、紧扣板块主题进行拓展交流。
  本板块的主题是“不同的思考”。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可以结合实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面对同一个事物、同一个问题等,人们总是会有不同的思考和看法呢?让学生回忆生活,理解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尽相同。
  课后拓展与运用安排了一个“关于盘子”的说话训练,文中列举了传菜员、营销经理、总经理等人眼中的盘子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从厨师、服务员、洗碗工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说一句话。教学中我们可以拓宽范围,以“我是-----我说----”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体会“不同的思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2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词语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写字表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说课稿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2
《匆匆》说课稿4
《汤姆·索亚历险记》说课稿
《骑鹅旅行记》说课稿
《鲁滨逊漂流记》说课稿2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反思
《藏戏》说课稿3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
《腊八粥》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3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六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五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二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小结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那个星期天》说课稿
《不留余地的狼》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