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 >>
《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12-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
曾经有人说戴望舒诗是诗坛的“尤物”,大概是说它美艳而富于可怕的诱惑性吧,自然这是寓贬于褒的。我愿意在正面意义上使用“尤物”这个词,我认为戴诗美丽而富于感情,有亲切、柔美的抒情风格。戴诗的魅力来自他那诚挚而忧伤的感情。他的诗与20世纪20年代臻于高潮的英语系的现代主义诗的重“知性”不尽相同,他的诗主情,情是他的诗的骨子。尽管他很快就抛开了浪漫派,而倾向于象征派,甚至后来还倾心于后期象征派,但他的诗一直有浪漫主义的情愫。他的《诗论零札》认为诗所表现的,是情绪的抑扬顿挫,是去掉了音乐与绘画成分的纯粹的情绪。他的诗集,无论是《我的记忆》,还是《望舒草》,或者《灾难的岁月》,都是抒情和以情取胜的。如果拿40年代成长起来的穆旦的诗加以比较,一个重知性,一个重感情,区别是很显然的。番草在纪念戴望舒的文章中曾说,当时他们那一批诗人所喜爱的诗,是兼有浪漫主义的情愫与象征主义的意象。戴望舒的诗风大体上可以说是象征主义的,但它没有象征主义的神秘与晦涩,更非只是官能的游戏。戴望舒的诗是感情的,但不是感伤的。感伤是感情的矫饰虚伪,是感情的泛滥,戴诗里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在《望舒草》出版的那个时候,曾经有朋友说他的诗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杜衡也说戴诗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的确走的是诗歌的正路。
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苦苦追求,但其结果,却是双重的失望。在他的诗中,姑娘的形象往往寄寓着他的理想,而孤独的游子的形象则往往是诗人自己。他的诗常常表现出游子追求理想的命定的徒劳,而这里的特点恰好又是对没有希望的理想付出全部的希望与真情。戴望舒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诗。苏联学者契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戴望舒也接近魏尔伦。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戴望舒的诗,则表现了从五四运动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他的诗自然不是反抗的和战斗的,但也不是环境的奴隶。他的成名作《雨巷》里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显然受到命运的打击,但她没有乞求或颓唐,她是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样的妩媚动人,她在沉重的悲哀下没有低下人的尊贵的头,像一面旗子一样地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诗人在这里坚持了人的尊严和顽强生命力的思想。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就是戴望舒诗的悲剧主题。
(选自《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有刪节)
1. 下列关于戴望舒及其诗歌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戴望舒具有突艳而不可抗拒的诱惑性,有人称他为诗坛的“尤物”,这一称号其实是对他的褒扬。
B. 戴望舒的诗一直有浪漫主义的情愫,这是他对自己“诗所表现的,是情绪的抑扬顿挫,是去掉了音乐与绘画成分的纯粹的情绪”的主张的实践。
C. 从诗歌风格上看,戴望舒的诗是象征主义的,这就决定了他的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是感伤,但没有神秘与晦涩。
D. 戴望舒在他的诗中,用姑娘的形象来寄寓他的理想,以孤独的游子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穆旦与戴望舒两人的诗区别明显,前者重知性,后者重感情。戴望舒的不少诗集都是抒情和以情取胜的。
B. 20世纪20年代到达高潮的英语系的现代主义诗,注重“知性”。戴望舒的诗与之完全不同,他的诗主情,情是他的诗的骨子。
C. 戴望舒的诗常常表现游子追求理想而命中注定是劳而无功,这与他在现实中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追求却无法实现有关。
D. 《雨巷》里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个受到命运的打击,但她没有乞求或颓唐,依然冷漠和高傲,仍然妩媚动人的艺术形象。
3.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戴望舒的诗既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又具有象征主义的意象,更具有古典主义的内容。 从总体诗风看,他的诗还是象征主义的。
B. 戴望舒的诗没有感情的矫饰与虚伪,没有感情的泛滥,在杜衡看来,戴望舒的确走的是诗歌的正路。
C. 戴望舒的诗,表现了从五四运动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在这一点上与魏尔伦接近。
D. 戴望舒的诗不是反抗的和战斗的,不具斗争性,但也不是环境的奴隶,诗中有的形象仍表现出人的尊严与顽强的生命力。
 
 
答案:
1. B (A. 混淆概念,文章是说“戴望舒诗”是诗坛的“尤物”,“戴望舒诗”具有美艳而不可抗拒的诱惑性。 C. 不合文意,“他的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是感伤”与原文“感伤是感情的矫饰虚伪,是感情的泛滥,戴诗里没有这样的东西”恰恰相反。D. 以偏概全,在原文中有“往往”的限制与修饰。)
2. B (“与之完全不同”有误,原文中是说戴诗与“现代主义诗的重‘知性’不尽相同”)
3. C (戴望舒接近魏尔伦的是多愁善感的气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鲁迅的浙东脾气》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似性与网络社区融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题)
《声音会被模仿,声纹还可靠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作之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高考题)
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
《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中国目录学史>导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涌流和学习》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态文学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时中《人生意义何处寻》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阅读练习及答案
哈金《小说中的细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文阅读之祠堂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庚《青与绿》阅读练习及答案
骆玉明《孔子赞赏的中庸》阅读练习及答案
《科学只是另一种神话么》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品的本质》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光中《岂有哑巴缪斯》阅读练习及答案
《什么是好的童年书写?》阅读练习及答案
吴智勇《史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为事件的舞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开岭《对悲剧的深沉纪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冰《散文的情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健《无情不作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礼仪与国性》阅读练习及答案
《微时代彪悍登场,无微不至还是集体迷失?》阅读练习及答案
费孝通《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阅读练习及答案
《“浅阅读”的危险》阅读练习及答案
奥巴马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要上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上海市高考题)
《谈谈<古文观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回到古代住旅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高考题)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文心玩趣话“文玩”》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