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荆公改字》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9-02



           11—2 荆公改字

  教材分析
  《荆公改字》一文选自南宋洪迈的《容斋续笔?诗词改字》卷八,主要讲的是《泊船瓜洲》一诗草稿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王安石曾改来改去,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课文虽然短小,所表现出的王安石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炼字精神是足以让人深受感动的。课文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荆公的绝句《泊船瓜洲》,第二部分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修改过程。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体会推敲炼字的民族文化智慧。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预习课文。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要求写的字只有一个“荆”字,这个字读“jng”,不读“jn”,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2.朗读指导
  朗读时应着力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和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继续使用示范朗读、领读等方法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还要给学生创设自己练习的机会,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掌握好文言文朗读的停顿与速度。以下的停顿仅供朗读时参考: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字;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3.阅读教学
  本课的阅读教学建议把课文的学习与课后的“思考与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
  (1)请学生背诵《泊船瓜洲》这首诗,由讲述诗的大意引入新课。
  (2)在教师的示范朗读和领读中,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书后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在这里要结合“思考与交流2”引导学生知道修改诗句的过程是经历了“最初……接着……又……再……最后”这样一个过程。
  (4)结合“思考与交流3”,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体会“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的精妙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实践机会,把朗读、默读、思考、交流结合起来。
  下面短文的大意仅供参考:
  王安石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京口与瓜洲被一水间隔,眺望钟山好似只隔着几道山岭。春风吹拂给江南沿岸染上了新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耀着送我返回故乡?”苏州的一位文人家中收藏着原诗的底稿,起初写为“又到江南岸”,画圈删掉“到”字,在诗文旁批注到“不好”,改写为“过”。又圈掉而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4.活动提示
  (1)思考与交流
  文中的诗是我们曾经学过的,重温此诗,请你说说诗句的意思,如果你有新的理解,还可以与同学交流。这一练习是针对学生已经学过了《泊船瓜洲》这首诗以后来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因此,不强求学生一定要说出新的体会,学生能想到一些问题即可。
  文中的“初”“复”“旋”“始”各是什么意思?从这些词语前后的联系上看,你能感悟到什么呢?这一练习首先是借助注释或工具书了解“初”“复”“旋”“始”的意思,“初”是最初,开始的意思;“复”是再的意思;“旋”是又的意思;“始”是才,方才的意思。将这些词语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经历了“最初……接着……又……再……最后”的反复修改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发现来谈自己感悟。
  讨论:王荆公几经修改,把“到”字最后改定为“绿”字,好在哪里?这一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深切体会“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精妙。据相关资料记载,王安石在最后用“绿”之前,除了用“到”“过”“入”“满”,还曾用过“掠、穿、去、来、送、染”等字,仔细品味,用“绿”字效果最好,因为“绿”字由原来的形容词变成了动词,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既能表现春风神奇,又能显示春色和生命力的特征,更重要的是一个“绿”字唤起了江南一片春色,唤起了作者无限的联想,唤起了作者心底思归的念头,与下文“明月何时照我还”密切照应。
  (2)拓展与运用
  用自己的话把《荆公改字》这个小故事讲一讲,能写的可以写下来。这是一个表达与习作相结合的练习。讲故事,要鼓励学生适当展开联想;写故事的时候,不要约束学生,也不要只是简单地将文言文译成白话文。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本文所讲的故事家喻户晓,因此,就故事本身学生不会觉得陌生,因此,再引导学生通过对照注释或运用工具书来读懂课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照注释读课文。不懂的还要查阅工具书。

  相关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就做了几任地方官。他在鄞县(今浙江鄞县)当县官的时候,正逢那里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十分困难。王安石兴修水利,改善交通,治理得井井有条。宋神宗熙宁二年积极推行变法,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元丰八年,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次年病卒。王安石的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由于他持有“适用”的文学创作观念,他的诗文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的。王安石的散文以政论性的为多。这些作品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量。如《答司马谏议书》,分析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言简意赅,措辞委婉而坚决,表现了他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王安石的散文比较重视理论的说服力,较少注意酝酿气氛,描摹物象,从感情上来打动读者,因此他的散文一般立意超卓,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概括力,语言简练朴素。这也是他文学主张的结果。王安石的诗和散文一样,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倾向性十分明显,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对社会前途的忧郁,以及对传统思想的反抗,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不少咏物怀古的诗篇,也大都寄托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晚年罢相隐居以后,生活和心情的变化,引起了诗风的变化,创作了较多的描写湖光山色的小诗,也更多地注意对诗歌艺术的锤炼。名作很多,如《泊船瓜洲》这些小诗,新颖别致,炼字炼句妥帖自然,艺术上确实比早年成熟了,但往年诗中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这时却大大减退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荆公改字》教案3
《荆公改字》ppt课件1
《荆公改字》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