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嗵嗵”》教案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9-01



  一、解析课题:
  读到课题:“嗵嗵”,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心跳声,或敲门声等物体撞击时发出的声音。看到这个课题,以成人的思维,一时让人很难猜到课文的内容,于是浏览全文,可知:本文节选自“动物小说之父”----加拿大作家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动物童话《破耳兔的一家》。改动后的童话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莫利妈妈是怎样教破耳兔传递信息和摆脱敌人的,其方式主要有用后腿敲击地面的“嗵嗵”声、嗅气味以及“逆行”三种方式。原来,“嗵嗵”代表了信号传递的一种方式,以“嗵嗵”为题目呼应板块主题----“信息与生存”,又生动易记,更容易激起读者的好奇,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把握文本内容结构:
  故事先介绍了“破耳兔”名字的由来:
  “小兔子莫利耳朵边缘被毒蛇咬掉了,形成锯齿状的刻纹。”
  读原作,我们知道,莫利开始接受生存训练时就忘记了妈妈的话而得到惨痛的教训,成为“破耳兔”,这个名字的由来就点明了生存安全的重要,紧扣主题。接下来,吃草、饮水、嗅草味,这是破耳兔莫利在得到教训以后,莫利妈妈教给他的简单的生存必需的知识。
  真正的信息传递是从破耳兔长大,“可以单独出去的时候”开始的,妈妈教他“用后腿‘嗵嗵’地敲击地面”来传递信号,又教他“顺着气味,也可以找到朋友的”方法。“最难学的要算‘逆行’这样一种认脚印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对摆脱敌人追赶是比较有用的。这种信息传递与生存技能的训练,会应用于兔子母子每天“连续不断”地避开敌人的生活中。透过“连续不继”这个词,可以想象,兔子母子每天要面临多少生存危险,这些危险不仅来自狡猾的狐狸,可怕的黑蛇,还有……学习信息传递等生存的本领是多么重要!
  三、感知文本的特点:
  在“信息与生存”这一板块,《嗵嗵》一文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1、从内容上看:《嗵嗵》让我们了解了动物界的信息传递:本板块的《古诗二首》和《网上呼救》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古代和现代人类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本文则告诉我们动物世界中同样存在着信息的传递,而且是奇妙、有趣的。如:
  “‘嗵嗵嗵!’一阵急促连续的敲打,那就是要你‘快逃命’。”
  “莫利妈妈把两只耳朵一下子摆平,这是叫破耳兔‘快蹲下来’的信号。”
  “他就嗅到了莫利妈妈留下的脚印气味。”
  “突然她又立刻站住、踩着自己留下的脚印倒退着走了回来,然后,
  又高高地‘噌’地往斜处一跳,就潜入旁边茂密的野草里。”
  小动物们通过视觉观察动作、听觉判断声音、嗅觉分析气味以及行为智慧等策略进行着属于本家族的信息传递与生存训练。兔子的生存方式中充满机智,其它动物又有哪些为生存而进行的信息传递呢?作者又是怎样悉知动物世界的这些秘密的呢?一篇文章带动我们对一类相关内容的思考:思考文本本身,思考文本以外更广阔的世界,思考作者如何密切接触自然,悉心观察,为富于灵性的动物展现生存的智慧!
  2、从文体上看:《嗵嗵》是一篇童话小说,故事中有破耳兔莫利、莫利妈妈两个角色,角色形象生动:“莫利妈妈微微一抽鼻子,破耳兔也抽动鼻子,这样,就嗅出了草的味道。”“微微一抽鼻子”把兔子妈妈教孩子嗅味道的方式写得形象易懂,读起来,犹如画面在眼前;文中的角色语言也是浅显易懂,充满童趣。童话小说的文体,让文本在进述信息传递与生存技能时情趣盎然,迎合儿童口味。
  3、从文本语言看:如课题《“嗵嗵”》一样,通篇语言都具有简洁、通俗、口语化的特点,特别是文中的叙述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如:“比如,什么草好吃啦,怎样饮水啦等等,而最开始教的,都是生存所必需的。”我们能够在读文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亲切自然。
  四、明确教学目标:
  围绕“信息与生存”这一板块主题,根据学段教学目标,及学段“重视朗读和默读”的重点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以学生自学,教师检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嗅、舔、逆”3个生字;认识“蔷、薇、棘、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话角色说话时的语气,表现故事情趣。
  3.理解兔子信息传递和躲避敌人的方式,学习体会文中破折号的作用,体会破耳兔一家的信息传递与它们的生存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五、教学要点:
  本文在落实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1、理清文章层次,知道兔子传递信息的几种方式。教学中可采用自学汇报,相互补充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来把握,并能够按层次复述文章内容。
  2、理解兔子用后腿敲击地面的“嗵嗵”声传递信息以及用“逆行”的方式躲避敌人的方法。
  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兔子敲击地面都表达了怎样不同的含义?兔子“逆行”是怎么回事?解决第一个问题,注意引导学生在读句子时体会破折号的用法,理解破折号的作用。对于这两个重点问题的理解,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模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动作模仿中理解文本语言,在语言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拓展练习,如:重新约定“嗵嗵”的含义,想像兔子一家在遇到敌人是怎样用信息传递来逃脱的,在游戏中体会兔子信息传递的方式。
  3、突破难点,深化主题。随文学习信息传递的方式时,学生对某一种信息传递方式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设计讨论问题:“破耳兔一家的信息传递与它们的生存状态有怎样的关系?”
  解决策略:第一依托文本:故事结尾段说“兔子母子的生活,每天都是连续不断地避开敌人的生活。”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想像兔子母子每天“连续不断”的敌人会上谁?这种生活是怎样的?兔子母子将会怎样逃避?第二引入课外资料:教师可准备原著中的片段或相关科普知识,让学生借助对资料的阅读,了解兔子的生存状态,从而感受到信息传递是它们生存所必需的,不懂得传递信息就是不懂得自我保护,当遇到危险时就难以逃脱敌人的追赶。
  4、拓展运用,多向积累。
  拓展一:本册教科书要求“强化课外阅读,注重积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后“拓展与运用”的题目:阅读原著,走进动物世界,产生读书的兴趣;走近作者,体会作家对自然的热爱,对动物生命的尊重,从而受到情感上的触动。
  拓展二:课后“小资料”为学生积累动物信息传递的方式提供了材料,可以要求学生读一读,交流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到课外再收集一些类似的材料来交流,使单元主题得到充实。
  5、既要突出文体特征,又要明确本课重点。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的应有境界。教学本课,我们既不能偏离“体会兔子信息传递的方式”这个重点,也不能忽略“童话”这一文体特色,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重点理解文本内容,还要以朗读的方式感悟童话语言,进而感悟动物传递信息的生动、有趣,实现两个重点的有效融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嗵嗵”》ppt课件2
《“嗵嗵”》ppt课件1
《“嗵嗵”》教学设计2
《“嗵嗵”》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