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真美”与“真糟”》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8-30



  教材分析:
    《“真美”和“真糟”》是长春版小语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板块的第二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作者在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真美”,爸爸的评价却是“真糟”;作者在“真美”的鼓励中,在“真糟”的警示中,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逐渐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评价,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人文性较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特别是蕴涵在严厉批评中的爱,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这篇课文语言朴实,形象鲜明,感情浓郁,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可谓文质兼美,且富有人情味。文章前一部分文字虽然浅显、但却生动,后一部分个别语句含义较深,极具启发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的思考及感悟的空间。
  学习者特征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文本又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上的重点、难点,也是引发学生思维的触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感悟,悟情悟理,悟中升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爸爸和妈妈的不同语气。
   2、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学会正确面对父母及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的爱。
  教学难点:
    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理念的定位,联系学生实际,我准备以“以读处思”为教学主线,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充分讨论中,让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对话。同时,辅以“谈话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自然过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真美”和“真糟”》这篇课文,请大家回忆一下:文章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呢?(板书课题)面对“真美”、“真糟”这两种来源于父母的不同评价,(板书:父亲、母亲)你能体会到小巴德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吗?请大家认真读文章的第一部分,用笔圈画出能表明巴德感受的相关语句,并记录下你的理解。(培养学生读书必动笔的良好习惯,进行手、脑、口并用的立体式渗透效果)
  二、品读心路,感悟关爱。
    思考与交流:
    默读、交流、导读:巴德写下第一首小诗后最初的心情怎样?(兴高采烈)为什么而兴高采烈呢?(妈妈的夸奖)读出相关语句,要读出妈妈的激动及巴德的兴高采烈。你觉得当时的巴德会怎样想呢?(引发个性思维,填补文本空白,培养创新精神)那么巴德的心情究竟是怎样发展或变化的呢?(兴高采烈——忐忑不安——痛苦不堪)引读相关语句,采用疏理性读、品味性读,加深体会,内化语言,以达到与巴迪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为体会巴迪富有哲理的人生表达做好铺垫。
    “我再也无法忍耐。我从餐厅跑回卧室,一头扑倒在床上,痛苦的呜咽着。”这是什么描写?(动作)从动词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能想象巴德当时的感受吗?——(伤心)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巴德当时能同时理解和接受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吗?
    刚才我们共同亲历了巴德童年的一段小插曲,通过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真切地感受了他的内心由“骄傲”到“自信”,再到“紧张”、“伤心”这样复杂的变化过程。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语言大师,他笔下人物的语言描写是那样的生动、形象;人物的心里描写刻画得如此细腻、传神,让我们不禁随着他一起欢喜,一起忧伤。这一写法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以读法渗透写法)
    同一首小诗为什么会引起巴德如此复杂的情感变化呢?你怎样理解爸爸和妈妈的评价?(小组交流,生生互补)巴德怎么看待父亲的评价?你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爸爸毕竟是爸爸啊!——勉强接受)你觉得巴德此刻会怎样想呢?(引发个性思维,走进巴德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是巴德你会更乐于接受父母的那种评价呢?假如巴德的父母表达的是同一种方式的爱,对巴德的成长将会有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走进文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体验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父母的爱。)
    小结:“真美”是一种夸张的爱,鼓励式的爱;“真糟”是一种认真求实的爱,严格要求的爱。双方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难得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行,给了巴德无限的力量。
    岁月流逝,很多年过去了。巴德在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他真的成了著名作家。此时巴德的内心又是怎样理解这份厚重的情感的呢?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庆幸?体会破折号的作用。重点交流讨论:面对荣誉和挫折,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再与文本对话,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引发个性化的理解
    小结:正因为巴德面对批评没有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面对赞扬能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所以他走向了成功。在成功的那一刻,他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对他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分角色朗读课文,相信此刻你们会赋予语言文字更丰富的情感。(男生读爸爸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共同读巴德的话及旁白)
  三、角色朗读,整体感悟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巴德理解了父母的爱,(板书:爱)所以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老师也严厉地批评过你们,你们可曾理解呢?我想大家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定有过同样的经历,那么此刻对于给过你爱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五、总结拓展
    老师也有感受希望能与同学们共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阳光,也缺少不了风雨,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学会理解,懂得感恩,让我们在温暖的鼓励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请同学们以《成长中的……》为题写一篇习作。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真美”与“真糟”》ppt课件2
《“真美”与“真糟”》ppt课件1
《“真美”与“真糟”》说课稿
《“真美”与“真糟”》教案3
《“真美”与“真糟”》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