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碛中作》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7-21



  【教学内容】
    《碛中作》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写景抒情,情景契合无间,情深意远,含蕴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戎马生涯的艰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生活经验理解诗句的意思,从中感受到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戎马生涯的艰苦。
   3、揣摩诗歌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设计理念】
   1、以读贯穿学习过程,通过诵读,品读,引导学生由字入境,由境悟情,由情思人,获得语言的积累和情感的熏陶。
   2、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结合课文插图,结合文后注释,在自主感悟与同学的讨论中去整体感受诗意。
   3、引导学生在听,看,读等途径中整体感受语言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的漫游中走进诗境,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简介作者
   1、板书“碛中作”,师边板书边述“碛”读qi.生齐读诗题。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说说对诗题的理解。(“碛”指沙漠。“碛中作”是诗人在沙漠写的诗。)
   2、简介作者:岑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他的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尤其擅长写七言古诗。他两次出塞,对边疆风物怀深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理顺诗意
  (一)初读感知读准读通古诗
   1、学生自由练读全诗,读准每个字音,要求字正腔圆。
   2、再读,读通读顺,要求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古诗。
  (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这首诗没有生字难字,理解的难度不大。请大家结合注释,边读边想象每句的意思,读的时候产生了问题就用旁批的方式记在书上。
   2、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大家边读边想的时候产生了那些问题?
     估计学生对“走马西来”“欲到天”存在理解的困难。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理解“走马西来”:“西”指西域,“走马西来”指诗人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向西进发。
     “欲到天”是指好像要飞到天的尽头,不达目的不止。这三个字既写出了离家之远,又写出了他不畏艰难险阻的气概。
   3、师生交流明了诗意
     诗人从长安出发,走马疾行,风尘仆仆地向西域进发,离家乡已经很远了。现在已来到一望无垠的沙漠,看到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诗人不禁想起离家已有两个月了。可月圆人不圆呀!看着这明月照耀下的荒无人烟的沙漠,想到今晚将士们又能宿在何处呢?
  三、细读品味,入情入境
    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从诗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引导学生从“走马西来欲到天”这句诗中想象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的情景。
   2、此时此刻,是什么触动了诗人的那颗思乡的心?
     引导学生抓住“两回圆”知道诗人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一轮团圆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
   3、此时诗人会想些什么?
     现在,月圆人不圆,怎么不叫人感慨万分?也许他正想借这照耀千里的明月,把他的思念之情带往故乡,捎给亲人。
     引导学生想象诗人说的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月圆人不圆,诗人不免要牵动思念家乡亲人之情。谁来读读这句诗,体会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
   5、过渡导入。
     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我们打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你从中又仿佛看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6、引导学生从“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想象沙漠的一望无际,荒无人烟,诗人在担心今夜不知道在哪里宿营。
   7、诗人将想念亲人的感情闸门刚刚打开,立刻又把它关闭起来,将笔锋一转,由遐想回到现实中来,茫茫沙漠,不知该宿何处。同学们,展开想象,说说诗人和他的伙伴们今夜会宿营到哪里。
    (诗人和他的伙伴只能就地宿营,风餐露宿。)
   8、他们的风餐露宿是像游客那样惬意吗?
     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看过的影片、资料来体会战士的艰苦。
   9、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两句诗。
   10、小结。
     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写景抒情,情景契合无间,情深意远,含蕴丰富,读来别有神韵。谁想读读整首诗?
     生配乐读诗,读出自己的体会。
  四、总结拓展,感情朗诵。
   1、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D/
   2、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深沉哀婉的乡愁。!
   3、看图,读诗,叙景,悟情,结合自己的想象把诗歌改写成一篇短文。
   4、搜集岑参其他诗歌读一读。

  【板书设计】
                       碛中作
                      (唐)岑参
                      行程:西
                      时间:两回圆    思念亲人
                      艰苦:何处宿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4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七》教案1
六年级上《桥》教案10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1
《书戴嵩画牛》评课稿
《伯牙鼓琴》说课稿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二》教案1
六年级上《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案1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设计6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知识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2
《竹节人》教学反思3
《竹节人》说课稿
《口语交际:演讲》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演讲》教案1
《碛中作》ppt课件3
《碛中作》ppt课件2
《碛中作》ppt课件1
《碛中作》教学反思
《碛中作》教学设计2
《碛中作》课堂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