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下 >>
《劳动的开端》教案5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5-30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课时安排:三教时: 
               第一教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4、理解第一段比喻句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
  5、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劳动的开端》。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自学字词,读通课文
  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煤藏( )    宝藏( )   (cang  zang )
    挑( )战    挑( )脚   (tiao  tiao )
    半夜得( )动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
    降落( )    落( )在后头 ( luo   la )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
  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②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③有感情的朗读。
  (2)“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①变换说法。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
   ③感情朗读
  (3)“得了吧……把你压扁了”
   ①变换说法
    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你这么瘦,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中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
   ③感情朗读
  3、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比一比,在组成词。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比喻句的作用,概括段落大意。
  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3、深入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挑煤是一项艰难的劳动,作者又像个瘦猴子,为什么还要去挑煤呢?
  二、细读课文,深化认识
  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根据课后习题3中的提纲给课文分层,用竖线在文中标出,并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2、课文中那些词句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难?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睡的正熟……浑身疼痛”
    ①变换说法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疼痛。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这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
    ③感情朗读
   (2)“肩上的煤筐……打秋千”
    ①变换说法
     肩上的煤矿来回晃荡,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人小体弱的吴运铎挑煤的不容易,反映出挑煤劳动的艰难。
    ③感情朗读
   (3)“红肿的肩头……一样疼”
    ①变换说法
     红肿的肩头很疼。
    ②比较体会
     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
    ③感情朗读
  3、根据提纲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4、按照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三、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指出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个写了什么。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概括第三段段落大意。
  2、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进一步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新词
   2、根据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二、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听课文第三段录音,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第二天挑煤劳动的艰难?
   2、为什么作者的肩膀又红又肿,第二天还去挑煤?
    作者年龄虽小,但意志坚强,困难再大也吓不倒它,一定要用劳动来解除一家人受到的饥饿威胁;可以看出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确实没法活,作者虽是一个孩子,正是在校读书的年龄,但也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
   3、读读“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说说“从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第一次挑煤称作“劳动的开端”?
    因为挑煤是作者参加的第一次劳动,而且又以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所以把这件事叫做劳动的开端。
   4、概括第三段的段落大意。
  三、读懂“提示”,分辨详略
   1、指名读“学习提示”,思考:“学习提示”共几句话?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写得最详细,因为这是文章的重点,最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最能够反映出作者挑煤的艰难、意志的坚强和旧社会的黑暗。写作者家里穷、矿工工作条件差及第二次挑煤较简略,因为这些是次要材料。
  四、总结全文,扩展阅读
   1、谈谈读了《劳动的开端》一课后的感想。
   2、推荐课外读物《把一切献给党》。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把课文缩写成100字左右的短文。
   2、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词语盘点攻关计划表
《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说课稿
《景阳冈》教学实录
《景阳冈》课堂实录
《景阳冈》教学反思(2篇)
《景阳冈》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词语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写字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识字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案1
《梅花魂》教案10
《梅花魂》教案9
《梅花魂》教案8
《梅花魂》教案7
《梅花魂》教案6
《梅花魂》教学设计5
《梅花魂》教学设计4
《梅花魂》教学设计3
《草船借箭》说课稿3
《梅花魂》说课稿3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七》教案1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
《月是故乡明》说课稿2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3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园地六》教案1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劳动的开端》教案4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3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2
《劳动的开端》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